中缅建交70年滇缅胞波情谊续新篇拾云
6月8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与缅甸联邦共和国建交70周年纪念日
年6月8日
中缅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建交70年来
中缅始终相互信任,
相互尊重,相互支持
树立了大小国家平等相待、
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典范
年,两国建立
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全方位合作蓬勃开展
不断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作为中国与缅甸接壤的省份
云南牵手“胞波”
在多个领域收获丰硕合作成果
不断增进传统友谊
设施互联取得新进展
滇缅公路见证了两国共同抗击黑暗、守卫光明的过去。年,昆明市开辟经缅甸曼德勒至仰光的航线,这是昆明的第一条国际航线。
图源:云南发布
如今,随着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开通从芒市飞往缅甸曼德勒、仰光的航线,云南与缅甸的空中往来更加便捷。不仅如此,双方公路、铁路、能源设施联通条件也不断改善。缅甸木姐至曼德勒公路改扩建等项目启动、临沧至清水河高速公路孟定国门段已建成通车;今年4月,中缅国际铁路通道大(理)临(沧)铁路重难点控制工程——巍宝山隧道顺利贯通。今年6月3日,中缅油气管道项目迎来开工建设10周年。截至6月3日,中缅油气管道累计双向输送原油多万吨,输送天然气多亿立方米。
经贸往来愈发紧密
年,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孟定)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启动。年,中国首个中缅货币兑换中心在德宏州瑞丽市揭牌。年,缅甸以主宾国身份亮相第5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5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年,第2届中缅经济走廊论坛在昆明举行……目前,云南保山、临沧、德宏等州市积极参与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德宏努力成为中缅经济走廊的门户枢纽,保山市“一线两园”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曼德勒缪达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项目列入中缅经济走廊早期收获项目。
民心相通基础夯实
年,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在德宏州芒市共植象征友谊的缅桂花树。如今,两国友好往来既深且广,像这棵大树一样枝繁叶茂。中缅首度合作拍摄的古装大戏《舞乐传奇》在两国播出受到欢迎。胞波狂欢节、中缅智库高端论坛、“一马跑两国”中缅瑞丽-木姐国际马拉松赛等活动密切双方交流。云南民族大学建立的口岸培训基地,让多人次的缅籍跨境务工人员拥有新技能。自年至今,云南医疗队为多名缅甸白内障患者带去光明。年,中缅联合主办的中缅文化周系列活动在缅甸掀起“中国风”,带去云南友邻的问候。
“胞波”情谊愈发牢固
今年5月22日,云南省选派的援助缅甸曼德勒省建立核酸检测实验室专项工作组启程。当月28日,专项工作组圆满完成任务回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胞波”始终心系彼此、守望相助。3月初,为支持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缅甸政府向中国捐赠吨大米,缅甸演艺人员录制视频为中国加油。此后,云南省选派的中国政府赴缅甸抗疫医疗专家组出征,云南各方向缅甸捐赠抗疫物资。6月初,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接受采访时表示,云南省在对缅合作中区位优势明显,在近期的两国抗疫和务实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将继续支持云南同缅甸加强各领域的交往与合作。缅甸驻华大使苗丹佩、缅甸驻昆总领事吴彤昂觉在采访中也多次提及团结抗疫体现了缅中命运共同体的深情厚谊。
70年,互信、情浓
70年,合作、繁荣
70年,共建、共享
70年来
这些特别的见证者、
特别的故事
更是续写了
千年胞波情谊的崭新篇章
中缅边民联欢大会亲历者
追忆两国外交史“高光时刻”
中缅建交70周年纪念日临近,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的一座小礼堂变得热闹起来。6日,参观人群中一位耄耋老者有些与众不同,他站在电子显示屏前久久凝视,“这座纪念馆陈列的一切,记录了中缅两国外交史上一个高光时刻。”
6月5日,观众参观中缅边民联欢大会纪念馆
小礼堂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年4月,这里被改建为“中缅边民联欢大会纪念馆”。当天芒市的蒙蒙细雨冲淡了暑气,纪念馆内有不少市民和游客饶有兴致地观看四面墙壁上陈列的文字和老照片。纪念馆的电子显示屏上,播放着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于年剪辑制作的《中缅边境人民联欢》。
“我家就住在离这里不远的小巷子里,我经常散步来这。这个纪录片我看过无数次了,每次观看都会觉得内心无比激荡。”老人名叫何正伦,今年87岁。年12月,时年23岁、在潞西县(今芒市)政府卫生科工作的何正伦被抽调担任中缅两国边民联欢大会的警卫。
年12月15日至17日,经中缅两国领导人商定,举世瞩目的中缅两国边民联欢大会在芒市如期举行,包括中国前总理周恩来、缅甸前总理吴巴瑞在内的两国领导人、边民约人参与盛会。
“参加联欢的两国边民人数,差不多一半对一半。两边的民族都是一样的,都穿同样的服装,大家聚在一起,语言相通,唱的歌跳的舞也很像,分不清谁是中国人,谁是缅甸人。”何正伦回忆。
这座小礼堂是当时联欢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何正伦就在这里担任警卫。在芒市的36个小时中,周恩来曾四次在这里出席重要活动,包括参加中缅两国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公众领袖座谈会、检阅仪仗队等。
周总理走过来和我握手,我激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总理的手非常温暖,我顿时感觉一股暖流传遍全身,他是那样风度翩翩。贺龙副总理也和我握手,他的手太大了,把我的手都包起来了。还有缅甸总理吴巴瑞,他瘦瘦高高的,人很和善,对我们很友好。”60多年过去了,何正伦回想起那个时刻,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中缅两国边民联欢大会作为中缅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促进了两国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巩固了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发展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为妥善处理邻国关系树立了榜样,成为国际关系史上的典范。
何正伦明显感觉到,自中缅两国边民联欢大会之后,两国边民交往更加亲密和融洽,“本来就是一家人,现在国家领导人这么重视,两边民众走动得更加频繁。我们这边搞牲畜养殖,用的饲料都是缅甸那边的玉米,我们的糖厂用的也是缅甸种的甘蔗。至于两边民众通婚更是司空见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大家相处得这么好,我们的国界就安全了。”
何正伦老人说,他读书不多,虽然亲历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但当时很多感受很难用语言表达。几年后他每每想起那个时刻,总是激动不已,于是赋诗一首:“山水相连民族同,国界两边是亲朋。两国总理席上坐,两国国旗飘天空。两国边民大联欢,胞波情谊血于浓。和平共处创盛世,缅桂两株鉴碑丰。”
就在离中缅边民联欢大会纪念馆仅数百米之遥的芒市宾馆,两国总理在联欢大会期间亲手种植了两棵象征中缅友谊长存的友谊树──缅桂花树。如今,两棵缅桂花树已枝繁叶茂,开满黄色的小花,芳香四溢。
中缅边境归侨傣医:
脚跨两国的“胞波”健康守护者
上身着泛黄白衬衫,旧西裤用一根粗线系在腰上,卷至膝盖的裤脚沾有泥渍,挂着拖鞋的双脚脚跟龟裂……若不是庭院里堆满草药,记者绝难看出约相尚依是一位医生。
6月6日,约相尚依检查药材
古稀之年的约相尚依家住云南省瑞丽市勐板崃村,村寨东南面是缅甸木姐地区。中缅建交70周年纪念日临近,记者近日踏上中缅边境线,听到一位归侨傣医脚跨两国守护“胞波”健康的故事。
“父亲只会傣语,不会说汉话,遇到北京、上海等远处来的病人,都是我在一旁翻译辅助。”约相尚依大女儿架五说。38岁的架五将是父亲傣医医技的传承人。
“我家是传统的傣医世家,祖爷爷、爷爷是军医,父亲继承下爷爷的医术。”
年,约相尚依出生在瑞丽市弄岛镇,当时中缅边境尚未划定界限,按照傣族传统习俗,男孩要披上袈裟到寺庙学习生活,小时候的约相尚依生活在缅甸南坎一座佛寺里。
约相尚依在30岁时,子承父业,治病救人,因为医术精湛,边境地区的病人都慕名找他看病,医院还聘请他坐诊。
“父亲不仅精通傣医,还会念佛经。”架五说,年,瑞丽姐相乡缺少医师和懂佛经的人,姐相乡勐板崃村村长得知缅甸南坎有位名医,就请他回来给周边村民看病。
那一年,架五7岁,她清晰记得,勐板崃村开了一辆五菱牌拖拉机,敲锣打鼓把她全家接回中国,“到了边境线,村民排在两边,双手合十迎接我们。”
回到中国后,村里分配了块土地,搭建一座茅草房,约相尚依就在茅草房里接诊病人。
傣医药是中国四大民族医药(藏、蒙、维、傣)之一,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有着较系统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
6月6日,约相尚依检查药材
架五告诉记者,傣医通过全身把脉寻找病因,配合草药与按摩治疗,“有时会给病人念一些经文祈福消灾。”
正常年份,约相尚依每天接诊超过人,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能进入缅甸山林中采集药材,家里储备的部分药材所剩无几,近期每天限制只接诊20位病人。
约相尚依从小受佛教影响,性格善良质朴,给中国病人看病,无论何病,加上服用20天的药材,只收取元(人民币,下同)医药费;若是缅甸病人,只收取60元。
“缅甸边境地区发展落后,缺医少药,村民收入微薄,父亲常免费赠医施药。”架五告诉记者,父亲还为中国军人、僧侣、孤儿免费看病施药。
遇到病人急发病情,约相尚依会背上药箱出诊,出诊范围为方圆20公里的中缅边境地区。
行医近50年,约相尚依仅盖起两层普通小楼,一楼客厅挂满各种捐赠照片和证书。架五说,“中缅边境傣族村寨都有奘房(佛事场所),收留一些孤儿,父亲常常捐款,多则上万元,最少0元。”
一家人本可凭借行医生活富足,时至今日约相尚依家仍要靠耕种田地生活。正值芒种时节,全家合力将10亩土地插上了水稻秧苗。
架五对记者说,父亲一生治病救人、乐善好施,在中缅边境地区德高望重,周边傣族村寨每逢重要节庆活动,村民会将父亲请到最高位置就坐。
约相尚依让架五向记者翻译道:缅语中“胞波”意思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在这里的边境线上可以看到,大家都是同一个民族的兄弟。守护中缅“胞波”的健康,就是守护中缅“胞波”情谊。他一生收教中缅徒弟20余人,仍希望将傣医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中缅两国年轻人。
闪烁着中缅友谊之光的
曼德勒“红宝石”
今年37岁的赵红仙是位缅籍华人,出生在盛产宝石的曼德勒省莫谷地区,父亲给她取缅语名字“楠咩咩温”,寓意为闪烁着红宝石光芒的傣族女孩。
记者近日在中缅边境瑞丽姐告“国门书社”免费培训课堂,遇见这位面带和善微笑的曼德勒“红宝石”。
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免费培训课堂处在停课状态。往年,白天,她负责阅览室的管理;晚上,负责中缅双语免费教学。每周一到周六,晚间7点到8点上缅语课,8点到9点上汉语课。
赵红仙祖籍云南保山,少时在曼德勒华校学习汉语。8年,曼德勒大学毕业后去仰光工作,“我们是华人,很想去中国看一看,瑞丽是边境口岸,在缅甸小有名气,所以就选择瑞丽。”
“之前听说入境中国困难重重,中国既落后又混乱。”第一次造访瑞丽,赵红仙心情紧张。她持一张通行证,不到10分钟,就首次踏上了祖籍国土地。
“莫谷老家缺电,晚上8点就没有灯火,瑞丽彻夜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来自曼德勒的“红宝石”立刻恋上这片热土,此后五年每年都到瑞丽旅游,直至年,瑞丽国门书社招聘老师。
“工资只有0元(人民币,下同),比我在仰光的工资少了一半。”她说,因为这份工作兼职公益培训,从小热衷公益活动、希望成为老师的赵红仙决定留在瑞丽。
地处中缅边境的瑞丽,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之一,目前是中缅边境口岸中人员、车辆、货物流量最大的口岸,也是缅甸最大的国际劳务输出地。
“这份工作可以帮助我们好多缅甸人,他们刚来瑞丽找工作,不懂汉语只能当服务员,工资仅几百元。”赵红仙说,学会点汉语后,不管是在饭店、烧烤摊、服装店工作,工资都会翻一倍。
昂墨水来自缅甸木姐,在瑞丽一家奶茶店工作,月工资元。在赵红仙的课堂免费学习汉语三年后,昂墨水换到一家酒店上班,月工资0多元。
与昂墨水一样,在瑞丽的缅籍工人渴望改变命运,因此赵红仙容纳人的汉语课堂经常爆满。缅语课,中国学员目的五花八门,有的是男青年,为了迎娶心爱的缅甸姑娘;有的是房东,为与缅甸租客交流;有的嫁给缅甸人,为了能适应缅甸的生活……最多的,还是为在中缅两国间经商。
“教他们学语言,是我一天里最幸福的两小时。”赵红仙说。
回忆年,家人极力反对她到中国工作,担心她的安全。赵红仙在瑞丽工作一段时间后,将母亲接到身边住了一周。她带着母亲去吃烧烤直至深夜。凌晨三点,她才告诉母亲时间,“妈妈大为吃惊,我牵着她的手在一路灯火中散步到住处,非常安全。”
第二天,母亲来到免费课堂,坐在黑板背后听女儿讲课。“妈妈原以为我教小朋友,结果看到是些成年人,忍不住笑了。我说这是缅中文化的桥梁,为了让中国人去缅甸做生意,也为了缅甸人在中国工作工资高一点。”
自那以后,母亲对中国的印象发生改变,也为女儿在中国工作而骄傲。如今,赵红仙的付出也得到等价回报,月工资超过元。
去年,赵红仙与中国人贺林结婚,在昆明某高校教书的贺林希望她到昆明工作,但赵红仙更喜欢留在瑞丽,“在瑞丽能帮助到更多人,也在两国民间传递真实情况,消除误解。”
在赵红仙看来,缅中两国虽然有千年“胞波”情谊,但两国民间彼此了解并不多。“我会告诉我的中国朋友:缅甸是一个非常美丽、自然资源丰富、人民友好和善的国度;我也会告诉我的缅甸学生和乡亲:中国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安全稳定并且非常有包容心的国度。”这位来自曼德勒的“红宝石”微笑着说。
小小桑蚕“抽丝剥茧”
织出中缅共同减贫路
古时,由桑蚕织造出的“丝绸之路”联通着东西方文明。中缅建交70周年纪念日临近,记者近日探访“古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小小桑蚕在中缅边境“抽丝剥茧”,织出两国共同减贫之路。
6月5日,农户正在照料即将吐丝的蚕
中国丝绸一直是欧美奢侈品牌及国际百货公司的座上宾,近年来,受中国劳动力成本增加、土地资源紧缺等因素影响,部分丝绸企业将目光投向土地广袤、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中缅边境地区。
年,在中国山东长期从事丝绸行业的郑山洪与王冰等人辗转来到缅甸掸邦,发动当地农户替代种植,改罂粟田为桑田,种桑养蚕。
王冰回忆,掸邦处在广义上的金三角范围之内,当时土地上种植着水稻、玉米,还有就是成片的罂粟,“水稻、玉米仅够食用,罂粟则带给人们贫穷和罪恶。”
他们投入资金在掸邦扶持农户种桑养蚕,并计划建立工厂将蚕茧织造成丝绸销往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考虑多重因素,他们决定将工厂建在与缅甸接壤的陇川县。
陇川县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但由于受地理环境、民族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曾被列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
“陇川脱贫攻坚亟待引入产业带动,我们一拍即合。”王冰说,年在陇川县支持下,他们投资开办德宏正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一边引导农户种桑养蚕,一边加快工厂建设。
“在嫩绿的桑叶放上一只蚕虫,吃饱喂肥后,蚕虫爬上网格吐丝成茧……”岳光荣是陇川县户岛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他试种9亩桑园养蚕尝到甜头,两年后又新增桑园11亩,去年共产蚕茧公斤,收入9.55万元(人民币,下同),靠种桑养蚕就顺利脱贫,像岳光荣这样的例子陇川还有很多。
6月5日,农户正在照料即将吐丝的蚕
陇川县农业农村局蚕桑生产办公室主任张晓买介绍,蚕桑产业在陇川发展五年以来,桑园面积不断扩大,种桑农户遍布60个村委会、个村民小组,有多户农户参与种桑养蚕,其中建档立卡户户。
在缅甸掸邦,德宏正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扶持了个村庄约4户种桑养蚕,年全年收购鲜茧吨,户均鲜茧销售收入达1万元,最高为12万元。
王冰的丝绸工厂内招聘有近名缅甸籍工人,他们大部分来自中缅边境地区。25岁的女工登丹达奥来自缅甸掸邦的一个村庄,她告诉记者,缅北一直有种植罂粟的习惯,虽然政府三令五申禁止,但生活所迫当地人并没有放弃这个危害极大的农作物。“如今,漫山遍野种上了绿油油的桑树,越来越多的缅甸农户知道种桑养蚕可以摆脱贫困。”
6月5日,农户展示已经结茧的蚕
登丹达奥一家四口人在缅甸没有土地,全家生计一直靠做木匠的父亲和她打工维持。之前在缅甸打工,她的工资每月仅有元,如今在中国丝绸工厂工作收入翻了5倍,“与缅甸教师的工资差不多了,我算是高收入人群吧。”
年,陇川县又引进了一家丝绸生产深加工企业,具备产丝绸织物、梭织服装、针织服装的能力,这将为更多的中缅边民提供脱贫机会,也将为边民提供更多工作岗位。
站在中缅建交70周年的历史节点
我们对历史的最好纪念
就是创造新的历史作为中国与缅甸接壤的省份
云南也将带着由一“江”
发端的深厚感情
携手缅甸友邻
沿一“路”、一“廊”坚定前行
继续书写“胞波”情谊篇章
(来源:中国新闻网、云南日报)
编辑:惊讶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