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两千国军残部逃到缅甸,面对三万
年,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国军或是一触即溃或是被歼灭或是举手投降。南京总统府被占领之后,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基本宣告终结,蒋介石逃往台湾,副总统李宗仁也跑到了美国,但我军的任务依然尚未完成,有许多孤立的国民党残军依然在顽抗。
年1月25日,国民党第八军主力被歼灭,部分残余逃入缅甸。这支残军主要包括第二军师,团团长李国辉率领的余人和流亡于缅甸的原远征军,第六军93师余人,第26军、93师、团副团长韩忠率领的余人。
2月下旬,这批部队先后抵达了泰缅边境大其力附近的孟鹏地区。后来二战期间参加过缅甸远征,且留在滇南的一些国民党复员军人也加入其中。这三支部队联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临时指挥部,并自行命名为复兴部队,人数在2人左右。
他们中的大多数为李弥部,因此又被称为李弥部队。刚刚退入缅甸的李弥部队已经彻底与国军的指挥系统失去联系,部队只能变卖一切值钱的东西以购买粮食,甚至不得不向村民借粮,这时候国军曾经打下的基础就起到作用了。他们与当地百姓沟通的很顺畅,李国辉甚至鼓励士兵与当地人通婚,进一步加强群众基础。
可这毕竟是在缅甸境内一支外国军队驻扎在一个主权国家,迟迟不走其实是有些不妥的。缅甸政府也很快做出了反应,要求这支国军撤出缅甸,李国辉决定派两个士兵代表前去谈判,表示自己只是借道,稍作调整后便立刻反攻云南,不再久留,可缅甸方面的态度比他想象的要恶劣的多,对方直接下达了最后通牒,10日之内必须撤出缅甸,否则就兵戎相见。更过分的是他们还扣押了其中一名士兵,只放了另一个回来,看来只能依靠武力解决问题了。
虽说国军在解放战争中败得一塌糊涂,但强与弱从来都只是相对的被解放军追着屁股跑的国军到了东南亚马上摇身一变就成了王者之师。这只仅有0余人的国民党残军将3万缅甸政府军打得落花流水,并在之后数次击退缅军的进攻。
又经过当时的一些媒体宣传后,这只国军被吹得神乎其神,为了能让支残军发挥更大的作用,蒋介石任命李弥为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总指挥,和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云南绥靖公署主任,让他返回缅甸,召集部队准备反攻大陆。
李弥随后带着蒋介石的命令从台北飞回缅甸,准备在缅老泰三国交界处建立救国军滇南边区第一纵队。
年秋,李弥在泰缅边境会见了李国辉,让他交出了军队的指挥权,这支军队从此几乎变成了李弥的私人武装,而不知天高地厚的李弥更是喊出了做个云南王可能有点难,但做个缅甸王还是易如反掌的。
在金三角地区站稳脚跟的国军在当地广泛从事鸦片生意,不仅种植生产贩卖鸦片,同时也负责武装押运。
作为当今世界三大毒品产地之一的金三角,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逐渐闻名于世的。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蒋介石认为反攻大陆的实际已到,立刻命令李弥对云南边境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年6月,李弥先后投入余人兵分东西两路袭扰云南边境。6月6日窜入云南孟连县,并占据县城。6月21日,攻占云南沧源县城,这批残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解放军云南军区立即组织了5个团的兵力,兵分四路围剿残军,迅速收复了两座县城,李弥仓皇逃回金三角。
反攻云南失败后,李弥又开始在缅甸境内兴风作浪。年8月,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操纵支持下,渡过萨尔温江,向缅甸中部的棉叶城发展,与缅甸科伦邦的科伦自卫军成立联合作战指挥部,公开宣称联合缅甸所有反政府武装,推翻缅甸政府。国民党残部此举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缅甸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年1月,缅甸政府集中了三个精锐步兵旅进攻李弥,双方在沙拉渡口展开激战,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战斗,缅军再次战败,在这危急时刻,缅甸政府向联合国严厉控诉台湾国民党军队侵略缅甸领土,危害缅甸主权与安全的行为,并向联合国提供了李弥侵略缅甸主权的大量照片文件实物。
4月23日,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国民党残敌撤回台湾或居住特定的区域内,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国民党被迫将李弥和部分军队撤回台湾,但有相当数量的残军仍留在金三角。
到了年7月,蒋介石向金三角空运了一支多人的战斗骨干,以军官为主,并运去大量武器装备,金三角地区的国民党残军经过一番整编扩充,又发展到了上万人,严重影响着广西云南边境地区人民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严重威胁着缅甸的国家安全。
年6月27日至7月5日,根据中缅边境目前存在的问题,协定成立的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在缅甸首都仰光举行第一次会议,就中缅边界进行必要的勘察。
11月22日凌晨,我军跨越国境围剿国民党残敌,第五师师部和第四团边防9团10团在顺利到达指定位置后,开始向残敌发起进攻。23日,步兵团,团和团的一个营,采取多路进攻、分片围歼的战术,向残敌第四军及第一军军部、第60师部、第20师部、第7团团部发起猛烈攻击。经过两天激战,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守敌,占领全部据点,击毙残敌、少将师长等师团级军官16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围剿取得初步胜利。
柳元麟的总部也被迫迁往台湾,但缅甸泰国和老挝边境,还有段希文的第五军和李文焕的第三军以及马俊国增城的队伍没能及时撤离。这些队伍后来在缅甸军方的围剿下逐步转移到了泰国,上演了一出海外版的招安梁山。
年12月10日,泰国为了评定国内的反动势力,政府将这批国军整编成泰北支援自卫队,李文焕与段锡文对部下直言,我们无处可去,大陆不要我们,台湾不要我们,我们战斗下去的唯一目的就是活下去。最后大家换上了泰国军装和泰国武器,巨着泰国国旗奔赴战场。
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批国军残部和他们的后代已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融入到了当地的生活中,他们中有些成为了真正的泰国公民,有的至今还是黑户。如今当我们想一窥他们的生活时,看眼门外的春联便知。
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