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工作者风采坚守人民至上的无畏担当

向劳动者致敬!

坚守人民至上的无畏担当

记呼伦贝尔市先进工作者、阿荣旗先进工作者张靖波先进事迹

张靖波,男,34岁,蒙古族,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现任阿荣旗公安局那吉第三派出所所长。年被阿荣旗公安局评为优秀民警;年荣获阿荣旗见义勇为模范称号;先后荣立呼伦贝尔市公安局三等功、内蒙古自治区个人二等功各一次;荣获呼伦贝尔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呼伦贝尔市公安机关“百城禁毒会战”先进个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安保先进个人;年、年两年获得呼伦贝尔市公安局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对于张靖波来说,从他披上这身藏蓝色的戎装开始,也许,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也许,甚至没有时间顾及自己的身体;也许,自己都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是在寂静漆黑的单位度过……但身边人都知道,80后的张靖波同志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践行着一名人民警察的使命。

子承父志从警擒毒枭

张靖波的父亲是一名共和国烈士,在他5岁时,父亲因为解救人质而光荣牺牲。他从小就立志要像父亲那样做一名优秀人民警察。从警13年,张靖波时刻以父亲为榜样,在禁毒工作中“刀尖舔血”,在基层派出所用心真情服务群众,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勇于逆行为民解难。

张靖波从事公安工作以来,参与、主办破获各类刑事案件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余人,破获涉毒刑事案件3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0余人,缴获毒品余克,查获吸毒人员余人,强制隔离戒毒40余人。先后侦破了公安部目标案件“.5.19阮宝义等人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9人,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获的单起涉案犯罪嫌疑人最多的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被公安部全国通报表扬。

把工作做到极致,这是张靖波同志的职业准则。关键时刻冲锋在前,这是张靖波的从警习惯。同事们都说,危急关头选择逆行,是张靖波13年从警中“习惯性的选择”。

勤奋是他成功的途径。他从禁毒基础工作入手,逐一核对涉毒人员信息,查户籍、找线索,逐步完善了吸毒人员台账,健全各项制度,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吸毒人员分级分类管理,使得阿荣旗禁毒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年,张靖波主侦侦破了公安部目标案件“5.31跨国走私、运输、贩卖毒品案”。当年4月至5月期间,负责这起案件的张靖波和同事先后奔赴辽宁、四川、广西、云南临沧等地,最终将毒品的来源地锁定为缅甸果敢老街。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张靖波在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连续工作3个月。当地的市与县虽然只有公里,但是连绵不断的盘山公路,每次单程都要6小时以上,还会经常遇到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临沧市位于中缅边境,边境线两侧崇山峻岭人迹罕至,偷渡人员凭借林密山高不惜以身犯险,毒品犯罪甚是猖獗,临沧市交界的缅甸果敢老街地区常年内乱,政府与反政府武装冲突,危险重重。在案件侦办过程中,张靖波和毒贩斗智斗勇,历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危险和艰辛,历时3个月最终将7名嫌疑人抓获,其中缅甸籍犯罪嫌疑人2人,缴获毒品3余克,扣押涉毒车辆一台、冻结毒资7.39万元。此案为呼伦贝尔市警方首次抓获缅甸籍境外毒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好学是他进步的基石。针对阿荣旗毒情形势,他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适时开展设卡查缉、清理整治、专案经营、禁毒宣传等工作,遇到重大违法犯罪活动,他亲自指导案件侦破工作和参与抓捕工作,他思维缜密,逻辑性强,特别注重证据意识和侦捕谋略。每起案件成功的背后,都有他付出的辛劳和汗水,都有他多次挑灯夜战的忘我工作。

年7月奔赴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协调当地部门配合成功抓获缅甸境外逃犯,该逃犯为公安部在内蒙古列为三名“钉子”逃犯之一,在全区率先完成抓获任务。年8月,张靖波带领同事历时一个月在湖北省武汉市破获内蒙古公安厅目标案件,抓获贩卖毒品犯罪嫌疑人5人,缴获毒品余克。

人民至上情牵百姓冷暖

年,组织调整张靖波到那吉第三派出所任所长,他主动把服务群众和人口管理、治安防范、平安创建等工作全面结合起来,扎根社区,情牵百姓冷暖民生。年下半年,居住在如意小区楼上楼下的两户居民,因为噪音扰民等问题,长期积累矛盾并且激化,双方相互报警达二十余次,张靖波耐心的对楼上楼下进行劝解,在他的细心调解下,双方矛盾终得以化解,尽释前嫌。

年1月,疫情突如其来。张靖波坚守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所干警坚决执行旗委政府的决定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张靖波既当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每次接到重要任务时候,他第一时间冲在前,因为他会考虑到身后有家有业的民警们,每次都主动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进入危险区域,对监测对象进行登记、调查和安抚工作,一穿就是十几个小时。可谁不曾想,他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个普通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位好的领导对单位民警、特别是年轻民警的教育、成长至关重要,他既是战友,又是兄弟,看着他们成长,带着他们执法办案、巡逻守护,保一方平安、护一方稳定,服务辖区百姓安居乐业。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狙击战中,他表现出的敬业与担当,让年轻民警、辅警敬佩,更给了他们极大地鼓舞和激励。

2月14日,那吉第三派出所接到电话求助称,那吉镇居民崔女士春节前带着3岁的女儿到乡下探亲,没想到孩子奶粉都吃完了,村里又买不到,孩子吃不上急的直哭,万分焦急下崔女士给派出所打了这个求助电话,接到电话后,张靖波立即开车将两桶奶粉从城内送到崔女士所在的村里。

在疫情严峻期间,张靖波同志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整整90天吃住在单位,他带头舍小家顾大家,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发挥着本单位“强心剂”和“定心丸”的作用。他7岁的女儿总会在电话那头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我想你了!”张靖波总是和女儿说等爸爸打败病毒就回家了,挂断电话,张靖波眼中总是泛起泪花,为了工作,他总是牺牲了太多和家人团聚的时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大年三十起,张靖波连续带队深入基层,小区防控、街面巡逻,日日夜夜与民警一道坚守岗位,既要指挥所内疫情防控工作,又要带头办理派出所的日常接处警案件,还要协助镇政府研究解决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以便合理调配警力、控制辖区秩序、防止疫情侵入。

这就是张靖波,从他穿上这身藏蓝色的戎装之日起,始终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人民至上”的无畏担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警察为人民,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忠诚信念,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展现了一名公安民警的敬业精神和坚守之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62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