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荒唐的一幕向日本求援,找教皇帮忙,组
崇祯十七年,即公元年,李自成攻入了北京,崇祯自缢于煤山,大明王朝的历史就此结束。
在人们普遍的认知中,明朝自崇祯死后就宣告灭亡,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明朝的一众宗室大臣逃出北京,逃到南京一带另立朝廷,史称“南明”,这个脆弱的南明在风云飘摇中支撑了18年的岁月,奈何历史已成定局,南明无力回天。
南明王朝
一、王朝倾覆
北方,清朝的军队势如破竹,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南明岌岌可危。可是新登基的弘光帝拿不出任何用以作战的资源,明朝这个巨人走到他这一代,已经是个空架子了。
为了保住南明,弘光帝只能多方斡旋,他曾经试图联合清朝共同剿灭李自成的势力,也险些同意纳贡称臣,以和谈求偏安。不过前去和谈的大臣被清朝囚禁,这件事情没能成功,以当时清朝的野心,又怎么肯给南明生路呢?
本来,南明还可以坐观李自成和满清争斗,但谁也没想到,李自成这么快就完蛋了,南明再一次被推到了战场最前沿。
年,也就是弘光帝登基的第一年,清军就攻破了徐州,兵峰直逼扬州,史可法率军力战,但是依然不能抵挡,清军进入了扬州城,随后发生了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繁华的扬州城顷刻之间化为人间地狱,血流漂杵,积尸如山。南明的都城南京也已然不保,弘光帝陷入了深深的恐惧。
史可法
这一切和当年南宋的历史何其相似,不,或许结局比南宋更残酷。弘光帝焦头烂额,他需要一支援兵,但是去哪里找援兵呢?左思右想之下,弘光帝居然选择了向日本求援。
这实在不是一个好主意,自从倭寇频繁袭扰明朝,两国之间的关系就一直很尴尬,弘光登基之后,也并没有和日本交好,倒是按照旧例在南明设置了镇倭将军一职,这种情况下就不要指望日本对南明有何义气了。何况日本国小民弱,此时自己国内尚且兵乱不止,如何能够支援南明?
弘光帝的第一次求援被日本视而不见,没多久,南京失陷,弘光帝仓皇难逃,但是走到半路就沦为俘虏,被人进献给清军,年,弘光皇帝在北京菜市口被斩首,和他一起被杀的还有16位皇室宗亲。
弘光帝
二、家国沦亡
南明再一次陷入内乱,清军还没有杀来,宗室内部就为了皇位的归属打得头破血流,许多明朝后裔纷纷称帝,最后,桂王朱由榔成为了皇位争夺战的赢家,可是他并没有赢太久,这位被称为“永历帝”的皇帝是南明的末代皇帝。
永历皇帝刚登基的时候,抗清运动进入了高潮,南明也似乎看到了一些希望。自从满清入关,人们开始竭力抵抗,就连李自成的大顺军残部也暂时和南明站在了同一阵线,所有人都期盼着南明这个汉人政权能够绝地反击,可最后的结果令人失望。
外界的各路人马全力抗清,但是南明朝廷内部却是四分五裂,文臣武将纷纷拉帮结派,相互攻讦,导致政令不通,军务荒废,就连在外作战的不少农民起义军也遭到了来自朝廷的间接打压,这让许多原本偏向南明的百姓感到心寒。同时,长期作战不利也消磨掉了人们的信心。
农民起义军
大批南明军队归降清朝,很多千辛万苦收复的失地竟然又被清军抢了回去,永历帝却无计可施,天下之大,还有谁能够给这位皇帝送来援军呢?永历帝开始和弘光帝一样,寻求来自外国的援助,比如说找日本,但是日本已经多次拒绝了南明的请求,南明周边的国家大部分没有和清朝作战的能力,病急乱投医的永历皇帝挑了一个十分离谱的求援对象——教皇。
虽然很多人想起明清,必然和“闭关锁国”这个词联系到一起,但是就目前看到的史料而言,起码明代末期,闭关锁国还没有严重到后来的地步,永历帝本人可能还是个基督教的信徒,在永历帝的后宫之中,有不少太监宫女,乃至妃嫔皇子都受洗入教。
当时永历帝的太子朱慈恒还取了一个教名叫做当定,永历帝更是在皇宫附近修了教堂,在中国历史上,皇室集体信奉西方宗教的,也就仅此一家了。
永历帝和天主教的渊源拜葡萄牙所赐,当时葡萄牙已经侵占了澳门,但是对当时的南明而言,葡萄牙已经是不可多得的盟友,葡萄牙更是把自己的耶稣会引荐给了南明朝廷,或许是病急乱投医,也大概是因为要和葡萄牙打好关系,天主教在南明大受欢迎。葡萄牙也曾经派出过几百名军士援助南明,可是对于南明来说,几百人哪里能够挽救根本态势呢?
天主教
三、无路可退
读过宗教历史的永历帝希望获得更大的帮助,情急之下,他竟然给教皇写了一封求援信,希望教皇派兵援助南明,再上演一次“十字军东征”。
但是永历帝对西方的了解,大约还是太过浅薄了,十字军东征乃是为了扫灭异教徒,传播自己的宗教,即便教皇真的出兵救援,那永历帝能够给教皇什么好处呢?难道让中国变成一个基督教国家?再说,欧洲距离南明何止万里,远水解不了近渴,永历帝的信送到教皇手里,已经是两年之后的事情了,那个时候,南明已经再也无法挽救。
当时的欧洲虽然已经开始发展科技,但是军事水平还远远不能碾压中国,而且以欧洲的人口,调动不了太多人马,即便教皇举倾国之力,大概也就能凑出十几万人。在明清时期,十几万人的战争只能算中等规模,清朝军队数量极多,在军工水平差距不大的情况下,要教皇的军队打败清军,太困难了。
清朝军队
事实上教皇接到这封信,也颇感无奈,那个时候教皇的权威下降,早已经不是十字军东征的鼎盛时期,和永历帝一样,教皇的权力也岌岌可危,自身难保,又如何救助他人呢?永历帝对于教皇,只能是白白倾注了希望。
永历皇帝坐了十几年的皇位,时间不算短,可是他的帝王生涯却并没有丝毫的辉煌,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失败和逃亡之中度过。永历十三年,清军杀进了云南境内,再往南,已经不是大明国土,可是永历帝又能如何?他只能继续向南,逃往缅甸境内。
缅甸并不欢迎这位流亡的皇帝,永历皇帝对他们而言是个定时炸弹,为了一个失败的明朝皇帝得罪风头鼎盛的清朝,这笔买卖并不划算。两年之后,缅王终于决定,抛弃明朝这个曾经的宗主国,向清朝表示自己的忠心。
永历皇帝
很快,永历帝及其他皇室成员被缅王派人羁押,送到了清军手中。年,清朝的康熙皇帝登基了,也就在这一年,南明末代皇帝被清朝处死。一个时代结束了,而另一个时代刚刚开始,那个曾经无比辉煌的大明朝,那个使四夷拜服,万国来朝的大明成为了历史的过往。
新的统治者征服了这片土地,南明曾经尽力挽救过自己,向日本求援也好,向教皇求援也罢,也许充满着荒唐可笑,但是也不无心酸感慨,王朝末路,他们又还能指望谁来拯救呢?
在南明覆灭之后,反清复明的活动依然屡禁不止,这至少说明,明朝是个值得怀念的朝代,只是再伟大的王朝,都要走向结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