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爱动手的民族阿昌族
阿昌族,中国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是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是全国仅有的3个阿昌族乡,全国阿昌族聚居的主要地区。水稻之王阿昌族以擅种水稻而闻名,居住在坝区的阿昌族还掌握了一年两熟的“双季稻”种植技术,梁河地区的“毫安公”品种,曾号称“水稻之王”。阿昌刀的主人阿昌族还以制作铁器和银器著称,尤以擅长制作长刀、砍刀和尖刀而闻名。“阿昌刀”又称“户撒刀”,它是因产于阿昌族聚居的陇川县户撒乡而得名,历史悠久,因其品种齐全、坚韧锋利而声名远播。周边地区的傣族、傈僳族和汉族,以及缅甸北部各族过去曾主要使用阿昌族铁匠生产的生产工具。阿昌族工匠专门针对景颇族生产阿昌刀锻制技艺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阿昌生来犟,不哭就要唱山歌和舞蹈,是阿昌族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歌声的地方就是阿昌人居住的地方。他们活泼、开朗,生性乐观,天生喜欢唱歌狂舞。阿昌族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著名的传统曲调称为“窝罗”,以每段唱词前面有“窝罗”一句而得名。阿昌族的民间舞蹈中,极具特色的是“蹬窝罗”,每逢年节、起房盖屋、喜庆丰收、迎娶新娘、接待宾客时,都要伴随着“窝罗”的曲调“蹬窝罗”。户撒腊撒地区的阿昌族则善跳青龙白象舞和象脚鼓舞,舞步多模拟一些飞禽走兽的动作,风格质朴,节奏欢快。陇川户撒乡阿露窝罗节桂金再摄吃香喝辣阿昌人的饮食文化别具一格。最为人熟知的风味小吃“过手米线”,红香又润口,将阿昌人的风俗习惯和生、辣、苦、酸、凉,色香味俱全的小吃相融。过手米线桂金再摄阿昌女人爱戴花阿昌女人的风韵与内敛,会在欢乐的节日中尽情绽放。阿昌族妇女的包头造型,高昂、雄伟,形如箭翎,可谓顶天立地,高挑美丽。头饰、衣饰、裙饰、配饰古朴端庄,称为红腰带的“独期萨莱”,用七彩丝线编织抠出36种神秘符号的花袋带子。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素材源于网络,侵删
上一篇文章: 摩羯鱼我与众神的爱恨情仇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