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场口不愧为色彩之王颜色最丰富的翡翠
大马坎有两个“最”——颜色最丰富和最受雕工师喜爱。
大马坎是缅甸最老的场口之一,因为出产量比较大,所以价格普遍比较便宜。大部分的大马坎原石种水都很好,起货亮点多。在所有翡翠原石中,它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黄翡之王、黄加绿之王、红翡之王和巧雕之王。
黄翡之王——大马坎黄翡雕刻
下面来看一块大马坎黄翡从毛料到成品的过程。
首先我们来看下皮壳的表现,圆润光滑,有几条细裂。
原石切开后,裂都没有延伸太长,丝毫不影响取件和雕刻。中间出现了一点白肉,我们可以考虑把这里巧雕,让整个作品更有韵味。
原石切片,取了两块大牌,还剩下一些完整的边料。
打灯看,非常水润,已经起胶了,种非常老,油性很足。颜色正,鸡油黄,可以说是黄翡中的上品。
黄翡用来加工人物件儿是非常合适的。所以,两块大牌,雕刻师傅分别设计了两款常见的人物造型:第一件是关公,另外一件是度母。白肉的位置设计成度母的面庞,轮廓分明,简单而不失创意。
成品起货,油性十足,肉质很细腻,糯冰质感。部分抛光采用哑光,增加了立体感。
如果给整件作品打分,满分为10,小编会给9分:6分来自料子本身,3分给雕工。
黄翡是很受欢迎的一种翡翠颜色,虽说它不如绿色和紫色那样物以稀为贵,但黄色在中国代表了帝王之色,气质庄重而高端,寓意非常吉祥,所以很受大众喜爱。
黄加绿之王——大马坎黄加绿雕刻
大马坎的黄加绿原石一直都是翡翠圈内行家里手的最爱。
大马坎赌石以小而精闻名,个头普遍比较小,形似鹅暖石。石头虽小,却精品众多,特别是其中的黄加绿,早早便跻身进了高端翡翠行列,深受业内喜爱。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块黄加绿小料的加工过程。
这块料子已经去皮了,个头很小,g左右,色彩十分丰富,黄艳的雾层,带了点白底,加上纵横交错的丝片交织的浓绿,很有味道。
这样的料子很适合巧雕,是众多雕刻师的喜爱,也是最能表现雕工创意水平和工法技巧的料子。
三色翡翠色彩分明,加工时,每一种颜色需要安排成一种元素,再让三种元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才是一件真正好的作品。这块料子正是如此操作。
背面黄翡设计成叶子,黄绿交叠且黄多绿少,仿佛是秋天里即将飘落的叶片,青葱与成熟在渐渐交递。白为底,绿为龙,这种元素搭配适宜,立体生动。
抛光后,料子胶质感十足,种很老,有了镜面效果,起货非常漂亮,贵气典雅。浓艳的翠绿,一眼看去便知价值不菲。
很多玉雕名家都非常热衷于黄加绿的料子,他们像孕育生命一样捕捉着这些石头上的纹彩,赋予它们最精致的灵魂。
红翡之王——大马坎红翡雕刻
这是大马坎的红翡料子,不是全红,而是一层红雾,下面我们来看看它加工的过程和起货的效果吧。
肉质非常细腻,一圈精致的红雾层,不薄不厚,红白分明,轮廓整洁。这种外红内白的大马坎料子非常受玉雕师喜爱,不仅是因为设计思路广泛,创意题材众多,更重要的是,这种料子非常少见。
行内玩家都知道,红雾下大多出油青,这种出现白肉的概率可以说是万里挑一。所以外红内白的大马坎很受圈内人士喜爱。
打灯看,非常通透,水头很好,料子也很完整,没有裂。
雕工师傅需要最大限度的保留料子的红翡和整体性,所以只能就着形状雕刻。红又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喜庆、热烈,于是就设计了非常富有中国色彩的中式仿古件。
玉不琢不成器。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两块小料最后出水的效果:
一对龙凤挂件,特别的精致。石头其实种质挺好,经过镂空和最后的调水,种水便翻起了不少。原先是糯冰质感,现在看起来,冰味十足。
来看背面,黄雾也保留得很好,非常立体别致,古韵风雅。色彩与图腾的结合,搭配完美,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
巧色翡翠之王——大马坎巧色雕刻
这块大马坎翡翠原石顶部有一个大面积的开窗,皮壳砂质较粗,还有一点小裂痕。从开窗部位看,水头很不错,有黄雾,带一点色花。
这种表现的大马坎,在没有切之前,只能按冰种黄加绿的标准购买,所以价格肯定不低。赌性很大,最保守的办法就是带皮整体雕。若要切片,就有可能赌垮。
买下这块原石的货主想搏一把,万一涨了,进去全是黄加绿,价值则会翻很多倍。所以,他毫不犹豫地让师傅切了5刀。最终结局嘛,小编马上为大家揭晓。
结局并不那么乐观。优点是每块片料都有飘花,色都进了,花也多,而且没有裂,加工比较方便;缺点显而易见,黄翡没进,只是一层薄薄的黄雾挂在面儿上。总体来说,料子算小涨。
一共切出6块片料,依次排开,在自然光下还算通透,种也老。
除了头一片和最后一片有些黄翡,其余的基本都是晴底飘绿花,没有裂都能做大牌子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这就是头片,双彩绚丽。虽然黄翡没进,但这种料子也是雕刻师的挚爱,可以做巧雕俏色,展现出不一样的、独一无二的风韵。
挑选其中一块色最少的片料,设计一件山水牌子。师傅设计题材为《山水灵韵》,从画稿可以看出色泽素雅而清亮,飘花自然大方,略带点点黄翡和绿翠,略有韵味。
雕刻完成。抛光过后整块料子水润十足。虽然色比较少,但运用得很到位,一棵孤松,几片绿叶,可谓画龙点睛;两点黄晕,映衬人物,总体效果不错,俏色精致。
以上几件大马坎都是比较典型的巧色巧雕作品,比较普遍。如果遇到种水更好、色彩更丰富、更浓艳的料子,再经过玉雕大师之手,最后呈现的将会是翡翠中最精美的作品,保证让你目瞪口呆。
玉雕大师张炳光作品△大马坎特征总结
大马坎位于帕敢场区的最南端,香洞场区西南,地处雾露河下游的一个冲积小平原。场口数量较少,在雾露河两岸分布。
原石是从上游经流水搬运而来。该场区河谷较宽,地形平坦,形成冲积小平原,全部为次生矿,翡翠砾石层厚度较小,一般为5-7米左右。
大马坎翡翠砾石多为白砂皮和黄砂皮,没有黑砂皮,这也是大马坎与其它场区的重要区别之一。大马坎原石的特征,有如下8点:
(1)大马坎赌石滚圆,个体较小。
原石个头小,普遍较好,5kg以上的很少。这与场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大马坎处于雾露河下游,由于地处平原,水流速减缓,所搬运的砾石自然较小。
(2)大马坎原石色彩丰富,很受赌石爱好者欢迎,特别是“黄加绿”翡翠。
但大马坎的色彩也具有欺骗性。很多初学者用手电筒去看大马坎,超级漂亮,色艳种好,误认为这是冰种、玻璃种,其实灯光下的黄色或红色是翡翠皮下的雾,并不是真正意思上的黄翡或红翡。
(3)大马坎的绿色,加工起货后,多数颜色会偏蓝。
对于这点要特别注意,一般压灯时看着色很艳,加工后翠色就翻蓝。预防方法就是将大马坎原石置于自然光下观看,自然光下的翠色不正,则起货后色彩也会不正。
大马坎还有一种蜡壳的翡翠没有雾,切开一般是皮肉不分。
(4)大马坎出产的小水石常出冰种、玻璃种。
因为经过较长时间和较远距离的搬运、滋润,皮壳光滑,常产顶级的冰种、玻璃种。可以说,在众多翡翠场口中,质量最好的当数大马坎而非莫西沙。
(5)大马坎场区不同场口之间翡翠皮壳表现差异较大。
其中,大马坎场口的翡翠皮壳较厚,呈灰色,且皮肉相杂,皮壳下必有雾,雾色多呈红、黄、黑、白色,其中红、黑雾的底子灰,黄、白雾的质地好。
(6)大马坎赌石一般“十雾九有水”。
凡是皮壳与黄色相杂难分的,其玉色偏蓝,并多显现蜂窝状态,颜色有褐色,红黄色,灰色,少见腊壳。
(7)大马坎赌石几乎都有雾层。
其主要特征为色串皮、雾串皮,雾裹色、雾吃色和皮肉难分等几种现象。
(8)大马坎半山半水石黄壳黄雾且皮薄,可赌性强。
若厚皮而雾黑,则底灰水短,绿色往往偏蓝,又无反弹力,不可赌。
今天为大家全面讲解了一下大马坎赌石,如果您觉得有收获,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