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偷渡的真实案例为了从缅甸逃回

最近,在重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总是频繁接到“出国工作该怎么办理护照”的电话。一细问,有的说朋友介绍了一个在柬埔寨的工作,有的说去东南亚做酒店管理,还有的说要到缅甸去上班。但当被问到,“现在随处可见的反诈、跨境赌博、妨害国(边)境等宣传都没看到过吗?”电话那头就陷入了沉默……

其实是看过的,但总感觉那是别人的故事,自己的工作都是朋友介绍的,靠得住。挨打受虐、血肉横飞、天价赔偿、归途漫漫都和自己无关,自己出去肯定能顺利挣到大钱,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这样的“侥幸心理”不是个别现象,背后有一种“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潜意识里否认某些事实,自认为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有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称为“刀枪不入幻觉”或非现实的乐观主义,指人们倾向认为自己更可能经历积极事件,而他人更可能遭遇消极事件的现象。可见,心存侥幸是人的常态,也是人性的弱点。

今天,重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的民警要给大家讲一个别人亲身经历的故事。

有的事,不要等到自己去经历了再感叹,因为很有可能悔之晚矣。

05:17

小刘(化名)个子高,微微有点胖,看起来挺阳光的,圆润的脸给人一种热情、憨厚的印象。在合川见到他的时候,他腰上绑着一个宽宽的带子,非常显眼。

他说自己才从外地过来,头一天晚上没坐到车,舍不得花多块钱住旅馆,在网吧蹲了一夜。因为感觉自己身上脏兮兮的,他很不好意思。

他说,自己是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

小刘是重庆合川人,但已在外地工作生活多年。

去年3月,因为春节假期和疫情影响,2、3个月没上班,也没有收入。加上他离了婚,带着3岁多的孩子,60多岁的父母患有慢性病。本来就没有什么积蓄,没了收入就更着急,每天睁眼就在琢磨一家人的开支用度。

他在疫情前做的是人力资源工作,帮一些工厂、企业招工,一个月收入好的时候6、元,但疫情刚发生时,一切按下了暂停键,他的工作也暂停了。

就在这时,有人给他和朋友介绍了工作,说立刻就能上班,一个月工资2到3万元,具体就是一些电脑操作之类的。“立刻、高薪”,听到这样的话,小刘说他当机立断,第二天中午吃完饭就和朋友上路了。

当被问起,面对2万元的高薪,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好事怎么这么容易被自己遇上?小刘说,当时就是太急了,缺钱,一门心思想挣钱。

开弓没有回头箭

出发,却是最远的抵达

小刘和朋友一行3人,在机场和另外5人一起,坐上了“挣大钱”的飞机,先到了云南某边境城市。

然后是昼伏夜出,反复地坐车、换车,晚上行路,天快亮时就在旅馆休息。大约3、4天后,开始翻山越岭,再过了一条河,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缅甸某邦。

小刘说,一路上,队伍人数很多,乌泱泱的,像旅行团一样。同行的大都是年轻人,看上去多半是20多岁,脸上都写着赚大钱的梦想。几天下来,走到最后,原本大包小包的行李都被丢弃得差不多了,毕竟爬山实在太累了。中途为了躲避检查,他们还经常需要原地藏起来,蹲在树林或草丛里一动不动。

头脑活络的小刘从到了边境,隐约已经知道,他们正在做的事可能已经违法了。因为总是白天不走、晚上走,住旅馆也从来不用登记身份证,他明明有护照,带队的却说不用。

电影上看到的情节,真实地出现在了生活中。

他意识到,这是在偷渡。

要说心里一点不慌,那肯定是假的。但小刘并没有在这个时候想走:一方面,带队人给他们买了机票,开支了这么多费用,现在走不知道会被要求赔偿多少钱,另一方面,赚钱的急迫心理已经完全占据了头脑。

高薪的工作“一本万利”

在一个傍晚,他们来到了梦想的实现地,那是一个类似工厂的地方——

几栋楼房被近3层楼高的围墙圈了起来,从门口到宿舍楼,都有穿迷彩服的人带枪把守。围墙外,周边还有很多类似的建筑。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他们就被带到了楼里的公司,开始了工作培训。

10人一组,有工作手册,有专人讲解,告诉他们怎么给“客人”聊天,如何使用“专业术语”。手册内容背下来后,先观摩其他人员操作,然后每人发一个工作手机,开始在公司买来的qq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63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