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南征缅甸印度洋的出海口近在咫尺,却被
中国是一个背靠亚欧大陆,面朝太平洋的国家。不过,中国距离印度洋也不算远,从云南到印度洋仅仅公里。但就是这公里,却是历朝历代都难以向前推进的。缅甸地形崎岖不平,又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多雨林植被,瘴气不开,古代中原人难以适应这样的环境。纵观中国历史,距离打通印度洋通道最近的一次,就是元朝。
一,缅甸对掸邦地区的吞噬
年,忽必烈正式改国号为“元”,标志着元朝正式确立。也就在这一年,忽必烈派遣奇得脱因等出使缅甸,诏抚缅王。当时的缅甸为蒲甘王朝,该王朝是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以上座部佛教作为国教。在巅峰时期,蒲甘王朝的影响力甚至扩展至锡兰和爪哇。元朝使者访问了缅甸后,蒲甘王朝也派遣了价博到达大都访问元朝,双方正式建立了外交联系。
蒲甘王朝寺庙群
年,忽必烈再次派遣勘马拉史里、奇得脱因等出使缅甸,要求缅王派遣子弟来京,并称臣纳贡。此举引起了缅甸的不满,元朝的使者一去不返。之后,云南行省长官开始向忽必烈建议征讨缅甸。当时全国尚未统一,忽必烈没有批准,而是静观其变。
年,战争最终爆发了,原因是缅甸意图抢夺金齿区。金齿,也就是今天的景颇一带,主要居民为傣族,信仰原始宗教。傣族,在古代称为“掸人”。汉代时期,这里有哀牢国,于东汉投归,设置了永昌郡。中国古代史书将傣族建立的部落或者城邦称为“掸国”或者“掸邦”。
东汉灭亡后,永昌郡也名存实亡,其掸国恢复独立状态。这时候,缅甸的骠国也想乘机北上兼并掸国。公元年,尚穆达王成为掸国王,他迁都蒲甘姆,平定了叛乱,击退了骠国的进犯。年,贡玛法继位,他也成功抵御了缅甸的进攻。到了6世纪,缅甸骠国更加强盛。年,骠国倾其全国之力北征,一举攻下掸国王城蒲甘姆,掸国土崩瓦解。
唐朝时期,云南地区兴起了较为强盛的南诏国,有力地阻碍了缅甸的继续北上。年,南诏国攻陷了骠国首都,骠国宣告灭亡。到了宋代,缅甸就兴起了蒲甘王朝,而云南则建立了大理王国。11世纪中期,蒲甘王朝的阿努律陀进攻大理国,使得大理国失去了对掸邦的控制。
蒙古灭大理后,又不断对周边用兵,平大理五城、八府、四郡,乌蛮、白蛮等三十七部。掸邦之一的金齿国也投降于蒙古。然而蒲甘王朝还试图和元朝争夺掸邦地区,于是在年派遣5万军队,战象头对千额(盈江)和金齿(景颇)发动了进攻,主动挑起了战争。
二,蒲甘王朝的土崩瓦解
当时,元朝已经灭南宋,基本统一了全国,但是元朝西北又爆发了海都之乱,形势不容乐观。缅甸入侵后,大理路蒙古千户忽都、总管信苴日率领名骑兵驰援,和缅甸军队激战两日,击溃了缅甸的象队方阵,缅军败退。蒙古骑兵又继续追击30里,攻破17寨。
元朝仅用人就击败了缅甸5万人,堪称自卫反击战中的奇迹。随后,缅甸不甘失败,多次在边境地区发动挑拨行为。年10月,忽必烈终于坐不住了,下诏云南诸路宣慰使都元帅纳速剌丁统兵人出征缅甸。随后,元军长驱直入,一直攻入江头城(今缅甸蛮莫县),招降掸族部落寨。此次征讨,因为天气炎热,元军未能深入。
年,纳速剌丁再次请求征伐缅国,忽必烈批准,开始积极准备征战。年,元朝兵分水陆两路,向缅甸统治核心地区开进。元军依然长驱直入,一路攻破了缅甸的江头城、太公城(今缅甸拉因公县)等地,使得缅甸北部的12个部落归属于元朝。年,缅甸国王请求投降,元朝才开始撤兵。
经过此次进攻,蒲甘王朝已经陷入分裂,名存实亡。年,蒲甘王朝内部发生了混乱,地方军阀各自独立。其元朝派遣到缅甸的使者也被杀害。在这样的情况下,忽必烈跨市了第二次出兵缅甸。不过,这次出征并不顺利,元朝军队在缅甸遭遇了“诱敌深入”之计,死亡了0多人。而缅甸国王担心元朝会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来报复,因而主动向元朝投降。
年,元朝在缅甸设置了缅中行省,任命蒲甘王朝国王为行省长官。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缅甸纳入到了中国的版图之内。除了缅中行省,又设置了太公路、云远路、蒙怜路、蒙莱路、木邦路等,这些路并非是土路,而是“土司机构”,归属于云南行省管辖。到年,缅中行省被取消,设置了缅甸宣慰司。
通过此次战争,中国的边境几乎推进到了印度洋沿岸。然而,元朝并未在缅甸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这也给后来缅甸土司的独立埋下了隐患。
三,元缅战争的后续和影响
元缅战争,使得缅甸分裂为了若干的小国。年,缅甸东部建立阿瓦王国,而南部的孟族则建立了勃固王国,两国交战不断。明朝建立后,于年消灭了云南梁王势力,设置了云南布政使司、云南都司,驻扎20万大军。缅甸的这些小国则纷纷对明朝称臣,被明朝册封为了宣慰司。
不过实际上,明朝也只是名义上继承了元朝的土司体系,没有实际控制,没有驻扎一兵一卒,没有派遣一官半职,称为“外夷”。例如明朝册封的缅甸宣慰司实际上是阿瓦王国,大古剌宣慰司实际上是勃固王国,底马撒和底兀剌是东吁王国。永乐年间,缅甸的阿瓦、勃固和东吁三大王国都拒绝了明朝的册封。而北部木邦、孟养、孟密等掸邦土司则在两国之间摇摆不定。明朝的“三宣六慰”,只有三宣是实际控制的,六慰则是名存实亡,甚至名义都没有了。
年,东吁王正式称缅甸王,建立了东吁王朝,此后相继吞并勃固、阿瓦、锡泊、蛮莫、孟养、孟密、孟乃、洋桧等小王国,到年基本统一了缅甸地区。之后,东吁王朝又攻占了兰那国(八百大甸宣慰司),澜沧国(老挝宣慰司)、孟密土司等。东吁王朝还和泰国、明朝发生了战争,到了万历年间,云南“外夷”土司基本被东吁占领,云南省的面积大幅度缩水。就这样,大部分掸邦地区就沦陷了,中国和印度洋的距离再次被拉远了。
明朝后期的云南
清代时期,又和缅甸发生了战争,虽然最终没有征服缅甸,但是也逼迫缅甸称臣纳贡,并且收复了云南部分土司。
缅甸吞并了这些掸邦土司,却未能将之成功消化。中国在云贵进行“改土归流”的时候,掸邦土司的权力却达到了鼎盛。到了清代时期,缅甸北部的掸邦土司多达30个,主要分布于掸邦、曼德勒省、实皆省、克钦邦、克伦邦等地。由于掸人土司众多,缅甸国王不敢公然削藩,只能通过驻兵、征税、册封、联姻、任职等方式加强其联系,加速其融合。
年,缅甸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为了防范缅甸独立,就保留土司制度,实行分而治之,如此使得缅甸土司长期存在。年,缅甸独立。缅甸中央政府和土司之间的矛盾迟迟无法解决。直到年,33个土司宣布放弃了世袭的权力,将行政权移交给掸邦新政府,如此缅甸的土司制度才宣告结束。但是土司对缅甸的影响并未彻底结束,许多地方土司并未放弃武装,以至于缅甸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这是缅甸难以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