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省产业布局与发展暨招商引资的思考
纵观近现代史,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率先进行工业化的国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或者说工业化越彻底的国家越成功。因为工业文明相较于农业文明,核心本质上就是生产力的进步,就是生产效率的提高,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趋势和必然结果。关于这些,亚当?斯密已经在《国富论》里作了充分的论述。
工业化的结果必然带来城市化。
因为工业化导致大量的产业集群汇聚集中在某一地区,大量的产业集群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纳了大量的产业工人。这些产业工人汇聚在该地区后,自然就会有住房需求、医疗需求、子女就学需求,以及大量由此延伸出来的生活服务等各种需求。所以工业化才是城市化最为根本的源动力,而不是依靠大量集中建造房子,然后再把人迁到这些房屋中去居住,就算实现城市化了。倘若依靠大量建造房子就能实现城市化,则以当今中国(号称基建狂魔)的基建能力,中国及广大非洲地区早就完全实现城市化了。
工业化的结果必然带来贸易的繁荣。
一个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以后,必然需要将其生产出来的产品对外进行销售,同时向外购买其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原材料及生活用品,这就带来了贸易的繁荣。而贸易过程中最主要的成本就是物流成本,因为商品出厂时其自身的生产成本(可以简单理解为出厂价格)已经被固定了,而所有的物流方式中(水运、陆运、空运),水运成本是最为低廉的,这就自然形成了所有的工业企业都尽量往水运方便(离港口距离近)的地方汇聚,这就是全球绝大多数工业发达繁荣的城市都在沿海,而后再向沿江(大江大河)辐射的原因。
工业化的成功也造就了某些国家或地区依靠大量出口资源(能源或矿产)而得以繁荣,极少数地区依靠提供服务(旅游、博彩等)亦得以发展,享受了工业化带来的红利。
最为坚实的经济基础是全面工业化。
世界上依靠资源或服务而得以发展的地区,经济大多缺乏活力,比如中国旅游资源最为著名的海南三亚市,除了当地房价被炒高之外,从来就没有人会说三亚的经济有活力。因为一个消费型的经济体抗风险能力是极弱的,而创造(生产)型的经济才能源源不断的创造财富,更能抵御风险。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为坚实的经济基础还是全面工业化,以及及时进行产业技术进步与更新所带来的动力与活力。
中国产业布局宏观分析
日本管理学大师大前研一在《无国界的世界》一书中,主要从经济层面出发,认为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因国土面积小、人口数量少、自然资源缺乏……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做到全面的自给自足(粮食、能源、矿产、工业品等)。为了生存与发展,他们只能选择做好自己的局部优势(某些行业或产业),并尽最大努力的将这种优势无限扩大,以实现在该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甚至达到垄断地位,比如:加拿大、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欧洲一众小国等,这些国家是没有办法做到工业门类齐全(全产业链)而且粮食自给安全,所以只能集中精力发展某些优势门类。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斯?海默(美国智库成员、鹰派典型代表)在他的著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中也有类似论述,他列举分析了全球近现代以来,所有曾经称雄过的国家的兴衰过程及原因。最终认为,世界是大国的世界,世界的竞争是大国之间的竞争,做为小国是悲哀的,他们因为国土面积、人口基数、科技水平、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方面的原因,无法做到自我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国土安全),他们被夹在大国之间,为了现实的生存安全需求,只能选边站(抱大腿??)或充当吃瓜群众(永久中立)。
而当今的世界,美国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粮食出口量第一、经济总量第一、军事力量第一、科技水平第一),所以大多数国家在选边站的时候就会优先选择拥抱美国。这也是当今美国盟友最多的核心原因,并非美国有多么仁慈、多么有责任心、文化多么优秀,而是生存需要,现实性的选择。
而中国是绝对的世界大国(人口数量第一、国土面积第三、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所以有条件并且也必须努力做到全面战略安全。所以中央一直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破就是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全面提升军力以保障国土安全、能源安全、对外贸易通道安全以及境外财富(对外投资)安全,庞大的人口数量有利于实现全产业链(工业门类齐全且产能充足),反过来,庞大的工业产业系统有利于解决庞大数量的人口的就业问题。
所以,中国是当今世界唯一一个实现而且保有全产业链的工业化国家,而且这种优势将会长期保持下去。并不会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随着经济的发展,会把低端的产业以及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全部转移出去。而是会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升级,提高低端产业的生产效率使其高端化,加大科研投入以降低单位能耗并不断扩大清洁能源的利用,加大环保投入以减少排放,将这些所谓的低端产业以及双高产业尽量留在国内,以确保国家的全面战略安全,同时也可以解决庞大数量人口的就业问题。
云南省的产业布局及招商引资策略
前面已经论述过,能让一个经济体源源不断的创造财富,而且能抵御风险并具有活力,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工业产业。而中国一定会保有齐全的工业门类,在境内保持全产业链的既定国策。所以,云南省在进行产业布局时,一定要把做大做强工业产业排在首位。而工业门类(行业)众多,应该如何选择,才能让相应的产业得以切实落地云南并得以发展呢?
首先,要理性客观的分析云南省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扬长避短,在优势资源上发力,并不断向纵深发展,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存在劣势(天然劣势)的就要回避,不要去做无用功。不要想着全面开花,不管什么行业都想涉足,什么企业都想去招商,甚至只是去盯着那些所谓技术含量高(高科技)的产业,那样结果只会事倍功半。
众所周知,云南是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可利用的水电资源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年平均日照时间长,风景秀美、气候宜人,这些都是云南的天然优势。内陆省份,不靠海(港口距离远),不沿江(没有可航运的大江大河),工业基础薄弱,这些是云南省的劣势。
先说劣势
没有大型水运物流
由于云南不靠海不沿江,无法进行水运,所以云南省不利于发展那些单位价格低、物流成本占比高的产业。比如钢铁行业,全国钢材价格最低的区域,在以唐山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区域。一是因为海运成本低,铁矿石从澳大利亚运到中国的港口,海运距离数千公里,每吨铁矿石的运费直接成本大约仅需10美元左右,再加上货轮的折旧、管理费、合理利润等,市场报价约每吨25美元左右;二是产业集中度高,该地区钢铁产能居全国区域产能之首,导致竞争充分。而在云南,就算是铁路运输,从港口运到昆明的运费每吨也要几百元,更别说汽车运输了。所以云南的钢铁产业,只能考虑本地使用和销售,而不可能考虑对外销售,否则光运费一进(原材料)一出(成品)都不得了(云南也是西南地区钢材价格最高的省份,原因就是地理区位导致运费增加)。
产业配套不成熟
工业基础薄弱,所以不利于发展产业集群要求高,配套产业集中度要求高的行业。以汽车产业为例,每家汽车公司(上汽、广汽、一汽、长安等)背后都是跟着数百家的配套企业,有人专业生产轮毂,有人专业生产轮胎,有人专业生产连杆,有人专业生产保险杠,有人专业生产后视镜,有人专业生产显示屏,有人专业生产方向盘,有人专业生产座椅,有人专业生产遮阳板……等等等等,汽车公司只是进行总装,把这些东西拿来组装在一起就是汽车成品了。且汽车行业是一种规模经济产业,现在的汽车公司的产能规划都是以年产百万台为单位的,且都是面向全国进行销售,甚至还要出口。如果每辆汽车进(原材料)出(成品)的物流成本增加元,则每百万台每年光物流成本就得增加20亿元(万台×元),其一损失净利润,其二降低企业竞争力。
再比如手机,显示屏、外壳、摄像头、振动电机、麦克风、喇叭、天线、传感器、电池、保护膜、包装盒……等数百上千种元器件需要数百家配套企业,在此就不再过多赘述。
再说优势
生物资源优势
云南由于海拔落差大,最高峰梅里雪山海拔米,最低谷是河口县的南溪河和红河交汇处,海拔只有77米,高低海拔落差米。如此之大的海拔落差与纬度相结合,造就了云南特有的立体气候,从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到寒带五种气候带一省之内全都拥有。特殊的气候特点形成造就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动植物品种均居全国第一,是有名的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再加上云南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可依此优势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产业,且医药产业附加值非常高。
利用特殊的地理气候优势,有条件的地区可大力发展农业种植,比如鲜花、蔬菜、普洱茶、咖啡、葡萄、野生菌等,并尽量进行深加工把产业链做长,且尽量提质升级往高端化方向发展。
矿产资源优势:
可大力发展相关产业(铜、锡、锰、锌、铅、镍、磷等),并且进行深加工,有效增加产品附加值,这一点尤其重要。以金属铜为例,云南省现在基本停留在采、选、冶,冶炼成纯铜后(阴极铜)就对外销售了,附加值很低,可以把阴极铜再次进行深加工,比如加工成铜箔(越薄价格越高),或者加工成铜管(越细附加值越高),然后再对外进行销售。依此类推,铝锭可以加工成铝合金、铝型材、铝箔、铝丝等;多晶硅可以加工成单晶硅,再加工成硅片;锂、磷可以生产磷酸铁锂等储能电池正极材料或电池包;铅、锌、锡、黄磷等都可以依此进行深挖。
水电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比如电解铝)。一度水电卖到省外,上网电价只有0.2元不到(这相当于把矿挖出来不做冶炼等深加工就直接卖了),而如果卖给本省内的工业企业,综合电价基本都在0.3-0.4元,单就电价来说,对本省经济贡献度基本翻番。再加上这些电能卖给本省企业生产出产品,其产业增加值相对于电价更是不知翻了多少倍了。
旅游资源优势:
旅游经济不同于工业(生产—消费型)经济,是一种纯消费型经济,是区域相对经济,所以必须要吸引区域外的人员到本地来旅游消费才更有意义。如果只依靠本地人在本地消费,则本质上是带动不了多少GDP的,如果本地人在本地消费就可以发展经济,那么一个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只需要关起门来,大家都拼命的去消费(吃喝玩乐)就行了。所以云南必须加大宣传云南特有的气候优势、自然生态环境优势、特色民族文化优势,想方设法去吸引外地游客到云南来旅游消费,这样对云南的旅游经济才有意义和价值。比如昆明(春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适合建造类似迪士尼这种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游乐项目,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适合游客尽情游玩,相较于上海、香港、东京的迪士尼,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气候优势。
需要理性看待的“产业和优势”
光伏和风力发电:
虽然云南的光照时间长,地处高原风力资源充足,但是光伏和风电的投入产出比太低了,投资几十亿的光伏电站,每年的发电量产出也就一两个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出现衰减,并且对云南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还会造成破坏。所以希望国家能对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进行全国通盘考虑和部署,到适合的地区去发展建设,而不能一视同仁,更不能搞平均主义,对每个省都下达指标。比如自然生态环境不好的西北地区,可以大力建设光伏发电,这样太阳强光辐射大量被光伏板遮挡和吸收,发电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地面水分蒸发量,有利于当地的水土涵养,改善大西北的自然生态环境。
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东南亚、南亚地图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与云南接壤的东南亚国家有越南、老挝、缅甸,毗邻的有泰国和柬埔寨。除了老挝是个内陆国家,其它国家都有自己的海岸线(靠海)。基于前面所述的水运物流因素,这些有海岸线的国家要发展经济,一定会把经济重心放在沿海,优先开放和发展沿海地区,而这些开放和重点发展的沿海地区,其发展建设所需要的物资和进出口(与中国)贸易,是不可能通过陆路(经过云南)与中国进行的,只会通过海上运输与中国的沿海地区进行贸易往来。而与云南接壤的内陆地区,是其国家经济的薄弱地区,所以其经济体量和需求都比较有限,只会有少量的边境贸易,在云南整体的经济总量中占比极小,起不到多少促进作用。
而老挝是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所以其对中国(云南)的依赖度相对较高,所以云南的边贸建设可以重点放在与老挝接壤的口岸。但因老挝的人口只有六百多万,且经济欠发达,所以总体影响有限。
至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孟加拉国、印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从地缘上看,与云南的经济建设发展联系更是微乎其微。
综上所述,“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主要是基于国家战略需要,对云南的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并不会起到太大的促进作用,对于云南来说,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这一点云南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总结
云南省必须深度挖掘和总结自身的资源优势,利用好自身的资源,尽最大努力把资源利用的产业链做长做深。客观理性分析并筛选出适合在云南落地发展的产业,这样在对外招商引资的时候才能更有针对性,才能更精准更有效的找到合适的企业到云南投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