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印战区的B24解放者部队9巡

本文译自鱼鹰社战机系列#87

《B-24LIBERATORUNITSOFTHECBI》

原作者:EdwardMYoung

译者:SkyCaptain飞荇猪

本书封面

SEASEARCHES

(9)~巡海任务

日本的战时经济严重依赖进口原材料来生产其部队所需的武器和物资。战前,日本82%的石油、75%的铁矿石、%的铝土矿、%的橡胶以及同样比例的关键化学品都依赖进口。作为一个岛国,所有进口原材料都必须用船舶运往日本,而它们的工业成品——枪支、坦克、弹药、发动机和零部件等物资,也必须从日本本土的工业基地用船舶运送至前线部队手中才能发挥其效力。对船舶发起攻击,就能削弱日本帝国持续战争的能力。

正如美国战略轰炸调查在其关于中缅印战区空中行动的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对于日本来说,击沉一艘船将带来两个感受,——削弱了这艘船支援的军事力量,同时也削弱了国家的战争潜力。克莱尔.陈纳德少将看清了这个漏洞,他在中国增加美国空中力量的主要论据之一,就是增加对中国沿海的日本海上运输线的进攻,当第14航空军最终获得一个重型轰炸大队(后来又增加了一个中型轰炸大队)时,他确保对海上运输线和港口设施的攻击是重中之重。

实际上,在年秋季,第轰炸大队攻击了香港与海防的港口设施。并于年初开始在中国南海执行对海搜索任务。每次派出一个中队,进驻中国东部的桂林和柳州机场,在天气好的时候执行对海搜索任务(后文简称为巡海任务),在几周过后返回昆明。在中国东部建设和使用这些航空基地很重要,它们能将B-24解放者在中国南海上空巡逻飞行的时间增加两个小时。从昆明到中国海岸的距离有多英里,但是从桂林和柳州出发只有一半路程。

巡海任务改变了B-24机组的使用战术,轰炸机白天成对出动,通常以平行航线飞行,在英尺或更低的高度对往返日本的海上运输线的目标发起进攻,然后尽可能返回对船只进行扫射。

在恶劣的天气下,找到一艘船或一支护航运输队并不容易,经常纯粹是偶然发现敌舰,很多时候,十小时的巡海任务都找不到任何目标,别无选择,机组只能带着炸弹返回基地。由于在“驼峰”航线上运送的每一份补给都非常珍贵,如果机组能够毫无困难地返回基地,他们很少会丢弃炸弹。年上半年,巡海任务的次数超过了常规轰炸任务。

年11月~12月,第轰炸大队得到了首批B-24J,这是第中队的“ZOOTCHUTE”,42-,照片摄于年上半年

1月上半月,第轰炸大队开始对新的目标执行任务,1月3日,全部4个中队派出28架B-24(由两架P-38闪电护航)在白昼空袭了泰国北部南邦府的铁路编组站。

1月12日,第中队派出8架B-24夜间空袭了台湾高雄,第中队的3架B-24在港口布设空投水雷,第中队的6架解放者空袭了铝厂,这是当天的主要目标。1架解放者在返航桂林的途中迷航并耗尽了燃料,机组人员在两周后设法返回基地。当晚,第中队和第中队的17架B-24向曼谷出击,轰炸曼谷附近的邦似(Bangsue)铁路编组站,14架解放者将炸弹投入目标区域。

1月初,第中队被选中执行巡海任务,该中队进驻桂林,1月10日开始执行第一次巡海任务。

1月14日,两架B-24在在海南岛和吕宋岛之间的航线上搜索时发现了两艘船,其中一艘是英尺长的货轮。两架轰炸机从不同的方向飞越了这艘较大的货船并发起五次攻击,投下的炸弹没有直接命中,两艘货船都遭到B-24猛烈扫射,它们受损冒烟,较小的那艘货船沉没(译注#1)。

译注#1:经查阅日方文献资料,B-24击沉的是晓荣丸,吨,年1月13日从香港出航,航向西贡。14日17时10分在海南岛海口港东南方公里处,遭到盟军空袭后起火沉没,船员10名、船舶炮兵5名,乘船者45名,共60名死亡。

1月15日,第中队再次派出两架解放者执行巡海任务,一架在10个小时后返航,没有发现任何目标,而第二架飞机则在任务中失踪。随后的两次任务也一无所获,1月20日,两架解放者在台湾海峡发现两艘货船,他们轰炸和扫射将其击沉(译注#2)。在攻击过程中,日本防空炮火击中了一架解放者,他的前炮塔被卡住,副驾驶腿部受伤,飞行员右手和左臂受伤,飞机开始失控,受伤的副驾驶Byron中尉设法恢复了控制,他成功将其返航桂林机场降落。

译注#2:经查阅日方文献资料,B-24击沉的是めなど丸,大阪商船,吨,1月14日从海南岛榆林出港,航向台湾高雄港,20日11时58分遭到空袭,船尾和右舷轮机舱附近中近失弹,近失弹造成轮机舱进水失去动力,12时45分弃船,13时沉没于台湾海峡南澳岛东南方公里处,乘船者名,船员31名死亡。

年初,中国南部,一架来自第中队的B-24J正在返航途中

1月底,第中队移驻桂林接替第中队继续执行巡海任务。

在台湾北部,B-24试图对两艘货船发起进攻,当一架轰炸机在射程外盘旋时,第一架轰炸机对两艘货轮中的较大者进行了第一次空袭,两枚炸弹直接命中目标并造成目标起火,随后第2架飞机对第2艘货船展开攻击,1次直接命中和1次近失同样造成目标起火,日军防空炮火击中了解放者的驾驶舱,弹片切断了副驾驶降落伞上的座椅带,随后日本护航驱逐舰用猛烈的高射炮火阻止了两架解放者企图发起的第二轮空袭。两艘日本货船被认为已经击沉。

在巡海任务期间,第大队对香港与高雄港实施了数次白昼轰炸和夜间布雷任务。

年2月13日,空袭荣市的铁路维修车间

2月13日,第大队空袭越南海防以南荣市(Vinh)的铁路维修车间,4个中队的24架B-24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以6~英尺高度将95%的炸弹投入目标区域,这次空袭取得了完美的成功。

3月,缺乏燃料限制了出击次数,第大队甚至没有燃料用来往返驼峰航线为自己运输更多的燃料。3月执行了9次巡海任务,但没有击沉任何日军舰船,但有两次成功的击落了日军水上飞机。

3月19日,B-24D型,编号42-,绰号SWEEPYTIMEGAL(属于中队,配备了早期形式的搜索雷达)在台湾西南海岸1英尺处执行巡海任务时,在其搜索雷达上发现了一架敌机。

随后,机组乘员看到了大约六英里外的一艘绰号“Mavis”的川西九七飞艇(H6K5)。九七飞行艇立刻冲向云层中躲避攻击,而B-24则紧追不舍,并在远距离开火取得了一些命中。

1小时45分钟后,SWEEPYTIMEGAL在“10点钟”位置撞上了第二架川西九七飞艇。像真正的战斗机飞行员一样,格伦·麦康奈尔中尉将他的轰炸机向左急转并攻击了飞艇。B-24轻松超越了笨重的九七式,拉近到射手开火的距离。解放者的顶炮塔炮手成功地进行了几次连发,川西九七大艇的3号发动机起火,火焰向右蔓延,九七大艇的机翼随后折断,飞艇坠入大海。

B-24解放者与日本海军川西二式大艇进行空战的艺术画作

九七大艇的炮手在坠毁之前发起了反击,B-24有几处被命中,一枚7.7毫米机枪弹击穿驾驶舱,打坏了无线电罗盘,另一枚炮弹切断了液压管线,让炸弹仓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第3枚炮弹击伤了3名乘员,并导致3号发动机漏油。在击毁九七大艇后,两名炮手进入炸弹舱,打开炸弹舱门,然后手动释放了炸弹。SWEEPYTIMEGAL最终安全返航桂林。

两天后,另一对解放者(第和第轰炸中队)在台湾西南海岸执行海上搜索任务时撞上了另一架川西九七大艇。两架B-24往返攻击3次,将“Mavis”击落坠海,但日本炮手再次设法严重损坏了其中一架解放者。

第大队3月开始使用配备搜索雷达的解放者,他们被称为“Sniffers”——嗅探犬。这些解放者在恶劣的天气下更有可能追踪到海面的舰船。它们一般成对出击,有时候,也会与标准的解放者J型配合成对出击。

年3月,随着更多配备搜索雷达的B-24抵达,从4月起,第大队增派了“嗅探犬”执行巡海任务。就在这个月,“嗅探犬”开始真正地发挥作用,在4月2日击沉了一艘船,五天后(4月7日)又击沉了两艘船。4月8日,1架配备搜索雷达的解放者在返航桂林途中遭遇恶劣天气,因迷航不得不放弃。

4月18日,SWEEPYTIMEGAL和另一架“嗅探犬”执行巡海任务。"嗅探犬"安全返回,但42-在香港港岛东面的莱蒙峡航道被击落坠海。只有格伦·麦康奈尔中尉和他的一名射手设法从残骸中逃脱,他们被日军俘虏,其余的机组乘员都牺牲了。日本人后来将飞机残骸打捞出水,并在香港展出。

年4月18日被击落的SWEEPYTIMEGAL残骸,在香港展出

4月22日,第大队执行了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次航运打击任务。第14航空军收到了在圣雅克角(CapeStJacques)躲藏的日本运输船队准备沿河前往西贡的情报。21日,7架B-24(第中队3架,第中队4架)进驻柳州机场,22日下午之前起飞,在黄昏时分飞越目标上空,他们将在黑暗中返航。

七架B-24在恶劣的天气中飞越北部湾并沿着越南海岸飞行,其中一架B-24因故障提前折返,其余六架轰炸机抵达圣雅克角并各自从低空进行空袭。日本人遭到奇袭,第一批解放者凌空时,没有防空火力反击。六艘日本运输船遭到空袭沉没,其中包括三艘油轮和一艘小型海军护航舰艇(译注#3)。B-24CHUG-A-LUGIII的液压系统被击伤,他在着陆时襟翼无法使用,并且仅能使用1个被锁定的主起落架。

译注#3:

经查阅日方文献资料,当天可以确认的战果为击沉4艘运输船,他们分别是:

第3山水丸,山下汽船,吨,19时20分船体中央命中两发直击弹,随后起火沉没,船员8名死亡。

长田丸,日本邮船,吨,19时35分遭B-24空袭,船桥与烟筒之间中一发直击弹起火,随后遭到2号机机枪扫射,引爆了船尾的深水炸弹,乘船者27名,船员7名,警备队19名,共计53名死亡。

ろんどん丸,大阪商船,吨,19时45分中弹3发,一枚贯穿烟筒,一枚命中左舷外侧,一枚近失弹在右舷中央爆炸,造成船体进水,23日0时50分沉没,船员2名死亡。

广隆丸,广海商事,吨,19时45分,中4发直击弹后起火燃烧,21时引发(有可能是引爆运载的军火)大爆炸沉没,乘船者38名,船员43名,共计71名死亡。

以上4艘运输船遇袭时间分布在从19时20分~19时45分仅半个小时内,击沉共计吨,造成乘员名死亡。

迄今为止,解放者击沉日军8艘舰船,击伤舰船的数量更多,仅损失两架,一架是遭遇日军的反击行动,一架损失原因是燃料耗尽。年5月,这一比例将发生巨大的变化,5月3日,一架第中队的B-24在中国沿海发现了一支由6艘舰船组成的运输船队,这架解放者在低云的恶劣天气中飞行,两次直接命中船队中最大的货船。几分钟后,机组乘员看到这艘货船沉没了(译注#4),不久以后,第中队的解放者袭击并击伤了另一艘较小的货船。

译注#4:经查阅日方文献资料,这艘可能是三信汽船的神宫丸,吨,在中国南海南澳岛东南方公里处遭空袭沉没,船员1名死亡。

5月6日,一对解放者发现另一支船队,由3艘驱逐舰和一艘炮艇护航,日舰立即射出猛烈的防空炮火,两架解放者被迫爬升高度,在7英尺高度飞跃船队5次进行攻击,可能击伤一条较大的货船。5月10、11、和12日的巡海任务没有发现目标,5月19日,一对解放者(一架来自第中队,由格雷迪.沃尔顿少尉驾驶,另一架属于第中队,由格伦.洛中尉驾驶。)在香港以东海域发现了一个小型护航船队,由四艘货轮和一艘驱逐舰护航。驾驶绰号“缅甸女王”的洛中尉瞄准一艘英尺长的大型货轮投下了三枚磅炸弹,但3枚炸弹近失。

在他第二次向目标盘旋时,他看到沃尔顿少尉的B-24也在进行机动准备进攻船队,洛中尉投放了剩余的炸弹,造成几枚近失弹,他看到货轮尾部冒烟。沃尔顿少尉的B-24在对同一目标进行攻击时,货轮的防空炮火击中了沃尔顿少尉机的机翼,随即机翼起火,解放者滑落坠海爆炸。

最严重的损失

5月20日,第大队遭遇了去年9月海防任务以来最严重的损失,5月20日清晨,一架由桂林出击的B-24在执行搜索任务时发现了一支由10艘舰船组成的运输船队,并用无线电报告了它的位置。临时驻扎在柳州机场准备执行另一项任务的13架B-24(第中队4架、第中队1架、第中队3架、第中队5架),被匆忙地一次一架地派去攻击日军运输船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01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