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军刚入缅,蒋介石就已后悔,可为何缅甸
年3月,十万精锐远征军将士出征缅甸。对于初入战场的我军来说,战争形势非常不利,虽然是三国联军,且军队数目达到近20万之多,但是因为众国离散,因此,想要钳制住10万日军也绝非一件易事。由于英国方面的拖沓,在我军进入缅甸时,重城仰光已经沦陷了,缅甸国门打开,日军正在长驱直入,而缅甸方面,英国压根没打算投入没多少兵力,因此想要靠中国远征军一己之力去收复缅甸几乎是不可能的。
缅甸丛林里的中国远征军如果不能够收复缅甸,作战的目标就达不到,缅甸会战的局势也不会明朗,而如果缅甸失守,最大的受害者还是我国。在日军长驱直入的时候,英国人倒是客气了起来。他们给我国的信息是已经命令了中东和印度的部队火速增援缅甸,让我军迅速的开往前线,这实际上是非常可笑的,因为一直到战争结束,英国人也没有派来任何援兵,反而是一溃千里,退守印度。其实这个时候,蒋介石已经看穿了英国人的阴谋,他们根本就不想收复缅甸,而只是想让我军充当挡箭牌,替他们抵挡住日军罢了。
蒋介石正在动员令蒋介石后悔出战的,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其实虽然当时的局势不好,但是打退日军也并非没有可能,因为当时日军的增援部队还在海上颠簸,如果英军配合的话,在同古附近主动包围吃掉日军进攻部队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可是盟军之间的相互猜疑却把这唯一的胜利给断送了。那么既然蒋介石已经是知道英国人的目的,那为何还要指挥作战呢?
远征军将士装备这其中其实也有一些道不明的原因。在战争开始之前,蒋介石曾夸下海口,说要让我国军队独立防御缅甸,可到了之后才发现,战争形势已经是一发不可收拾,如果此时撤退的话,那当时他许下的誓言则会成为全世界的笑话。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他还想从美国人那里得到更多的武器装备和物资来武装自己。于是取胜不可能,撤军又没有借口,这就成为了一个骑虎难下的难题。在这种背景之下,他也就决定再放手一搏,打仗要打得轰轰烈烈,但是伤亡必须有个限度,这就是后来在整场作战中我军遵守的底线,自然也是整场战争的结果导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9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