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苏曼殊在缅甸的文学影响
方守金,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广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珠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01年夏初,本人受邀盲评两篇博士学位论文。其中一篇《缅甸汉学史初探》,多次介绍和评析了苏曼殊小说《断鸿零雁记》在缅甸的翻译、出版和读者接受等情况。获悉这些信息,我颇觉新奇和兴奋,甚至产生了久居珠海的人才会有的些许骄傲,遂向苏曼殊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唐晓虹做了汇报。晓虹女士以其诗人的敏锐眼光,看到了这一信息,对于珠海历史名人的推介,乃至城市文化的建设,都有重要的收藏和使用价值,便跟我商量,意欲将这些材料归档,并采用到电视纪录片《苏曼殊》之中去。6月上旬答辩结束,北京语言大学路文彬教授帮我与他的这个女弟子建立了通讯联系。原来论文作者是缅甸学人,叫HTAYHTAYMYINT,中文名张秋琳。秋林博士很热情,不仅把重新修订的26万字的论文电邮给我,还把缅文版的《断鸿零雁记》电子版也发了过来。
02在修订版的第25页,张秋琳博士披露,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最早从年起,就由缅甸现代著名作家巴热固翻译,在文学杂志逐篇发表,且于年12月成书出版。有意思的是,一生著译、出版了一百多部作品的巴热固,有着和苏曼殊相仿的经历:当过14年和尚,也通日语。这些经历是否他翻译苏曼殊小说的心理动因?由于巴热固已逝,惜已无从知晓了。然而继缅甸社会大学书局出版巴热固译著《断鸿零雁记》第一版后,年德兰文学出版社再版发行,年达拉洼地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第三版,苏曼殊小说代表作在缅甸的热度之高,影响之久,可见一斑(博士论文第87~88页)。
03中缅两国的胞波友谊,比邻国家文化与习俗的交互影响,加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局的相似,使得汉学翻译自八十年代下半叶以来在缅甸形成热潮,不仅李白杜甫白居易四大名著聊斋等传播开来,而且鲁迅、茅盾、巴金、老舍和苏曼殊等现代作家的作品,也通过翻译,涌入缅甸;当代莫言、余华、金庸、王蒙等不少作家的作品也有翻译出版。有意味的是,张秋琳博士在专论中国现代小说在缅甸译传的章节里,是让苏曼殊打头阵的。这不仅因为,苏氏《断鸿零雁记》的发表比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的小说要早,而且《断鸿零雁记》浓郁的宗教色彩和悲悯之爱,也给了信仰佛教的缅甸人以巨大的亲和感,故在缅甸受到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