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好学的古镇,拥有最大乡村图书馆
这里是浪毛线的旅途见闻,有趣的灵魂期待路上见。
前几日毛线游玩云南“极边第一城”腾冲,在和顺古镇里意外地发现了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和顺图书馆。
和顺镇在年被评为“魅力中国·十大名镇”,当时的推荐词是这么表述的:“和顺镇的人大都“不务正业”,放牛的老人经常清晨上了山,把牛放在山上吃草,自己却到图书馆看书。”
这样风趣的表达足以感受到和顺人的求学热情,此行倒是是想认真感受一番。步入古镇,第一眼望到的景点便是和顺图书馆,整个图书馆造型大气美观,游人如织,图书馆第一道大门是典型的中式飞檐古建筑,大门上悬挂的匾额“和顺图书馆”便是由清末举人张砺书写。
再往里走,第二道大门是西式风格,参照当时南京东吴大学校门设计,就连铁门都是年经海运然后马帮再驼到和顺,现在仍在使用,国学大师胡适先生题写了“和顺图书馆”,熊庆来题写了“民智源泉”,北京中法大学校长李石题写了“文化之津”,这三位可是民国时三位鼎鼎大名的大学校长啊!
主楼上的“和顺图书馆”匾额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承志先生题写的。
主楼一楼是公共阅览室,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和村民都到这里读书看报或者借阅书籍,其中不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摘周刊》等报刊,找一无人处坐下,时间都静止了,周遭都充斥着书香气,让人不忍打扰。
和顺图书馆的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于年扩建为图书馆,年新馆落成,迄今有藏书7万多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
阅览室正面壁板有一幅对联“书自云边通契阔,报来海外起群黎”,是当时文人杨策贤先生为书报社撰写的,大概意思就是说由于陆路交通困难,这些订购的书报经由海路到缅甸,再由马帮驼到和顺。
走水路,行公路,经茶马古道,得到一份新知有多么艰难!可就是求知的热情诞生了和顺近代以来的知识前辈:李曰垓(中国民主革命家、学者,辛亥革命及护国战争元老)、李生庄(教育家)、艾思奇(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寸性奇(抗日名将)、寸树声(教育家)等。
行走在图书馆里,岁月的痕迹未曾打磨真知的模样,和顺这座六百多年的古镇,就是靠着文化的浸润与传承才得以延续,无论寸家、李家、尹家还是刘家,正是这股子源源不断的精神内力,让这个边陲小镇熠熠生辉。
Tips:
1.图书馆需要检票,购买景区门票即可入馆参观;
2.古镇一日游路线:艾思奇故居—龙潭—和顺图书馆—文昌宫—祠堂—弯楼子;
3.就餐选择古镇入口处的,环境整洁,菜品地道,收费良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