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多措并举
盛朝迅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这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也是稳定工业经济运行的关键举措。要充分认识到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准确把握形势,精准施策、系统发力、久久为功,多措并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充分认识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
(一)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考虑。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供应链关键环节的一点小故障都会影响国家安全、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国家干预”,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成为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考虑。年8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要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一文中指出,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把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作为党在经济建设上的重要内容和重大经验。必须持之以恒抓好抓实,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大国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是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保障和内容。这是因为,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分工合作是现代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环环相扣,供应链前后端供给需求关系紧密、关联耦合,生产和供给是经济循环的起点,其稳定性如果出了问题,整个产业链供应链就会受到影响,正常稳定的生产和供给就难以得到保障,经济循环也难以顺畅运转。在当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必须立足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高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三)稳定工业经济运行的关键举措。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内需求收缩预期不稳、国际运输网络梗阻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工业经济运行压力明显增加,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的卡点、堵点增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既要避免中长期风险,又要防止短期风险。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时提出:“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并将其作为“六保”的重要内容,就是考虑到制造业生产网络环环相扣,少数关键零部件的缺失或将导致特定产业链的停摆。通过强化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运行的监测,建立完善产业链供应链苗头性问题预警机制,加强问题分析研判,积极应对突发情况,及时处置潜在风险,有助于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准确把握当前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面临的形势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叠加中美复杂博弈、国际经贸投资规则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链变革深入发展等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呈现本土化、分散化、区域化等发展趋势,我国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顶层设计,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多措并举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能力总体提升,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重要贡献。但总体看,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格局动荡变革,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非经济因素取代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仍然较多。
(一)全球产业链发展逻辑从效率驱动转向重视安全,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产业链本土化、分散化和区域化
一是产业链本土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突显了一些国家在关键性和战略性领域的产业链缺失、供应链依赖问题,出于安全考虑,将相关产业迁回本土的意愿更加强烈。已有外资企业重新评估供应链安全,提出产地多样化、减少供应链过度集中的想法,制药、医疗器械和防疫物资等行业就近或本地化生产成为趋势。拜登政府上台以来,采取了推动全球头号战略产业向美国集中、加快构建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内循环体系”、促进制造业回流、提高软件供应链安全性、构筑“小院高墙”、增强农产品贸易控制力等多项政策重组全球产业链。再加上主要发达国家也纷纷鼓励本国企业回流,对供应链本土化将会产生影响。
二是供应链分散化。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跨国企业既不愿意放弃庞大的中国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机会,又不愿意承担关税成本上升的压力,往往采取“中国+1”或“中国+X”的产业布局,将面向中国市场和除美国以外的全球市场订单放在效率最高、配套最完善的中国生产,而将对美出口订单转移至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生产,形成多元化供应链布局。
三是产业链区域化。近年来,WTO作用被弱化,但区域内经贸合作明显加强。据统计,近年来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贸易速度已经达到其与世界贸易增速的1.5倍,内部贸易占比明显提升。据麦肯锡公司测算,自年以来区域内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例提高了2.7个百分点,目前欧盟27国和亚太地区超过半数的商品贸易在区域内进行。在各种区域经贸协定推动下,北美、欧洲、亚洲等“区域内”的循环和联系不断增强,全球供应链将由原来的美国等发达国家从事研发、高端与中高端产品制造、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从事中低端产品制造和组装加工、中东和俄罗斯等提供能源的“大三角”模式向北美、欧盟和亚洲等“三足鼎立”格局转变。
(二)我国产业链不稳、不强、不安全的风险凸显
一是产业链不稳。主要表现为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链完整性受到冲击,传统产业比较优势面临挑战。受中美贸易战影响,为了规避关税等风险,我国制造业已经出现向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外迁趋势。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部分企业外迁步伐,不排除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加速调整的可能。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一些原本稳定的产业链也受到了较大的压力和挑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中美经济高度关联,中国作为美国工业品主要供应国的地位短期内不会轻易被他国完全替代,但按目前趋势发展,东南亚等国家在代工型龙头企业带动下,吸引上游和配套企业跟进转移,逐步建立起部分替代我国的出口型中低端产业链,这将对我国保持产业链完整性及其竞争优势带来重大挑战。
二是产业链不强。当前,我国制造业在基础装备、基础零部件、基础技术、工业软件、关键材料等领域依赖进口,存在关键环节掌控力弱、短期难以实现技术替代的问题。产业链控制能力较弱,产品附加值不高,总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产业发展主要靠“人有我廉”的低价取胜,拥有的不可替代的技术、装备和产品数量少,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话语权不足,制造业增加值率偏低。
三是产业链不安全。突出表现为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受中美战略竞争的长期性等因素影响,我国外部环境仍将复杂多变,国内“卡脖子”技术攻关短期很难有实质性突破,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情况仍将持续,部分产业链关键环节还将面临较大风险。
(三)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面临的卡点堵点较多
一是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加剧中下游企业困难。原油、铁矿石、铜矿等大宗商品价格创近十年来的新高,涨价已向中下游传导,使原材料工业、加工业、消费品工业成本普遍上升。目前,原材料高企带来的成本主要由零部件和终端厂商承担,导致中下游企业经营困难加大,部分企业面临增收不增利甚至亏损、有单不敢接的困境。
二是芯片短缺问题扩散蔓延对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带来严峻挑战。继年出现全球芯片短缺的苗头后,年这一问题进一步加剧。调查发现,芯片短缺已经从手机、汽车等行业扩散至家电、机械等许多行业,从高端芯片扩散到普通芯片,出现了“芯片荒”现象。受此影响,企业停产和订单交货延迟现象增多,企业芯片采购成本普遍大幅上升,对企业生产经营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造成较大影响。
三是国际物流不畅大幅提升外贸企业海运成本。随着国际疫情的蔓延扩散,国际航线减少导致物流运输资源不足,部分新兴产业发展面临海外资材交付不足、产业运输时效延长、交付成本增加、外籍供应商专家入境受阻等问题,增加了供应链风险和企业成本。自年5月以来,海运价格一路攀升,中美航线涨幅最大,美西航线运价创历史新高,集装箱运输出现“一柜难求”现象,不但大幅提升了企业的海运成本,更是削弱了外商从国内采购的意愿,导致许多企业不得不延迟交付订单甚至取消订单。
四是内需恢复不够平衡导致经济平稳增长支撑不足。消费方面,受疫情和收入等因素影响,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负增长。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呈前高后低态势,消费增长低于工业增加值增速,出现需求萎缩现象。投资方面,受生产资料价格和财务成本上升、利润收缩、市场预期不稳等影响,部分制造业企业出现延迟或取消投资的情况。
五是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要素支撑有待提升。人工智能、大数据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还未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应用企业与下游数据资源供应商在数据资源保密使用等方面存在沟通不畅、信息不统一等问题,已成为业界通病。金融对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行的支持不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外需求下降,企业订单不足,同时物流运输受阻,物流成本大幅上升,部分企业资金链承压,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而金融机构有针对性的扶持较少。
系统发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
综合研判,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但我国拥有的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韧性优势、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突出,特别是在大国博弈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背景下,仍保持了产业链供应链总体稳定,对全球经济恢复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需要进一步厘清思路、突出重点,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善于化危为机,系统谋划、统筹兼顾,努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
(一)优先保安全,强化战略资源和关键材料储备
要优先保安全,聚焦居民衣食住用行等民生产业、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稳定运行可能面临的风险问题,突出大宗短缺和战略支撑矿种、粮食、能源和关键元器件,推动“国储+商储”协同发展,畅通国内循环,提高自给能力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的能力。
(二)着力疏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一是努力缓解“缺芯”问题。靶向施策,支持制芯龙头企业提高产能,推动企业探索垂直整合设计制造、制造一体化发展模式,满足智能驾驶、物联网、移动通信等市场需求。
二是着力恢复海运运力供给。为国际货运航线提供政策支持,积极引导国内班轮公司优化航线配置,增加班次密度,协调国际班轮公司加大中国出口航线运力和集装箱资源调配,增加海运运力供给。
三是更大力度推动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多措并举加强供需双向调节,用市场化办法引导供应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销配套协作。科学组织储备投放,强化重点商品市场联动监管,对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违规价格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三)统筹施政策,形成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强大合力
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机制。加大专精特新和龙头企业培育,以“一条龙”思维开展“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强化应用研究、技术研究和产业链协同,促进“卡脖子”技术攻坚战取得实质性突破。
二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合作。探索建立转出转入地知识产权、税收、产值、招商业绩等利益分享机制,推动跨省产业链合作,调动各方协同推进产业转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互惠互利合作的局面。
三是构筑产业链防火墙。坚持底线思维,健全产业安全审查制度,充分重视产业链“神经末梢”初创企业和各类专精特新企业安全。加大对我国龙头企业“公司创业”的支持,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创新,为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四是持续推动产业链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化改造和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产业链”,增强产业发展“绿动能”。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以数据流引领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打造“双链”稳定运行、资源共享、链式协同、跨界融合、价值共创新生态。
(四)聚力优环境,形成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是着力降成本。持续推动企业减税降费,保持惠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出台中小企业投融资支持政策,加大“订单贷”等外贸企业专项贷款,大力推动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等增量扩面,引导机构将更多金融资源向制造业、民营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倾斜。
三是建设强大国内市场,高水平举办进口博览会,增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
四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与跨国公司和海外中小企业的紧密合作,支持跨国公司在华建设研发中心。
五是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六是推进建设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平台,优先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通过国际合作阻止那些打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恶劣行为。
(五)加快锻长板,拉紧国际产业链与我合作关系
一是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全产业链优势,提升产业质量,拉紧国际产业链与我国的紧密合作关系。
二是着力塑造新兴产业链,大力发展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网络安全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增强“换道引领”能力。
三是推动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建立安全可靠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夯实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技术基础。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本文刊于《中国发展观察》年第24期
《中国发展观察》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编辑出版,是以发展为主线、以经济为重点的综合性半月刊,开设有战略、宏观、区域、世界、法治、社会、文化、前沿、产业、智库论坛等栏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权威性、可读性。《中国发展观察》在学术理论界、各级党政机关以及企业家阶层拥有广泛而稳固的读者群,并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重要机构和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权威数据库列为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获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年度经济学最受欢迎期刊”。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亦城财富中心A座7层(邮编:)
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