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与汉朝的丝绸之路外交
早在希腊罗马文明崛起前地中海世界就开始了和东方文明的联系:公元前10世纪埃及法老派出自己的水手前往印度洋地区冒险并从那里带回了金银、珠宝、象牙、猿猴和孔雀等奇珍异宝。公元前年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派遣舰队从印度河口出发,绕过了阿拉伯半岛来了埃及。此举表明了上古先民们已经能熟练地运用印度洋的季风和洋流,实现地中海世界和印度洋世界间的贸易。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对埃及的征服和亚历山大港的建造为进一步的红海航行与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亚历山大东征时曾让部将尼亚库斯考察了印度到波斯湾之间的海岸线。后来他又雇佣了腓尼基人在波斯湾进行了航海活动:在海岸边建立殖民地,试图探索更加东边的海域。
公元前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由此打通了日后东西方交流主干道的陆上丝绸之路。公元97年东汉西域都护班超派遣自己的副使甘英由西域出发前往西方的大秦(罗马帝国)。尽管张骞开拓丝绸之路后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流通道被打通,作为雄踞丝绸之路两端的罗马帝国与汉帝国之间并无多少交集,只是通过安息和贵霜两大帝国作为中介而展开间接的交流。如果甘英此行成功造访罗马,那将成为中国和欧洲有史以来第一次直接的接触而被载入史册。遗憾的是甘英最终在地中海岸边望洋兴叹,最终没能踏上罗马的土地,他试图完成中欧之间有史以来第一次接触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尽管甘英已是那个年代走得最远的中国人了,但还是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事实上甘英出使罗马的行动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这和那个年代的航海技术有一定关系,但更关键的是因为安息帝国的从中阻挠。那么安息为什么千方百计阻止汉帝国同罗马帝国直接交往呢?这是因为安息和罗马一直存在矛盾。在罗马鼎盛时期囊括了意大利、高卢、西班牙、不列颠、巴尔干、北非以及西亚的小亚细亚和叙利亚等地,地中海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内湖。当时罗马称安息为帕提亚帝国,这一帝国统治着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在罗马征服叙利亚后已和帕提亚接壤,罗马希望帕提亚承认自己在东方的霸权,然而帕提亚也对叙利亚地区怀有野心,因此双方的矛盾日积月累。
大约在公元前9~前8世纪今天的意大利罗马城形成了一个城邦国家,据说这个城邦国家的开创者是战神玛尔斯和贞女祭司雷亚·西尔维亚的孩子罗慕路斯。早期的罗马历史大多近似于神话传说,但从这些神话传说中我们还是能大致了解当时罗马城的状况:早期的罗马历史被称为王政时代。王政时代的罗马统治者称为勒克斯,其权力受到民众大会和元老院的制约。罗马建城后的第六位勒克斯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将能服兵役的公民按财产划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提供数目不等的军事百人队,共计个百人队。由此创立的百人队大会取代了之前民众大会的、选举、审判权力。个百人队每队有一票表决权。
同时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把氏族部落按地区划分为4个,这标志着古罗马由氏族制向国家的过渡。在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改革都会引起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反对,最终塞尔维乌斯被塔克文二世谋杀。塔克文二世上台后独断专行地凌驾于元老院之上,公元前年元老院成员们发动政变推翻了塔克文二世的统治,此后罗马历史进入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年罗马迈出了征服意大利半岛的第一步:通过此后的3次战争使罗马得以在公元前年攻占伊特鲁利亚人建立的维爱城邦,这使罗马的领土翻了一倍,成为意大利中部的强国。公元前年高卢人洗劫了罗马城,这给罗马人留下了一段永难磨灭的历史记忆。
在此之后的多年间罗马始终保持着不被外族攻克的纪录。从公元前年开始罗马与萨莫奈人进行了先后3次战争,终于得以将意大利中部完全征服。公元前年罗马攻入意大利南部,至此除北方的波河流域外罗马已统一意大利半岛。当罗马崛起成为意大利半岛的霸主之际地中海南岸的迦太基正处于全盛时期:公元前9世纪末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了迦太基城,这里很快就发展成为地中海贸易的中心。公元前5世纪前后迦太基已征服了整个北非、伊比利亚半岛南部以及亚平宁半岛以西的撒丁、西西里、科西嘉等岛屿。公元前4世纪初古希腊诸城邦之间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忙于内战的希腊城邦一时无暇他顾,迦太基人则趁机染指希腊人控制下的东地中海。
公元前2世纪的史学家波利比乌斯称迦太基为”全世界最富裕的城邦“,这时的迦太基拥有整个地中海世界最优越的商船、战舰和水手。相比之下此时正处于国力上升阶段的罗马只是意大利半岛中部一个二流的农业城邦,直到前4世纪末才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然而后来居上的罗马仅仅用了年的时间就成为亚平宁半岛的霸主。在成为亚平宁半岛的霸主后罗马也开始试图染指地中海上的撒丁、西西里、科西嘉等岛屿,这就和迦太基构成了竞争关系。公元前年罗马和迦太基围绕西西里岛的归属问题爆发了第一次战争。此时的罗马还没有能参与海战的战舰,首批参战的战舰都是从意大利半岛上作为罗马盟友的各城邦借调而来。
罗马元老院有鉴于此决定新造艘最新的五列桨座战舰——这种战舰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在船首装有吊桥,可以钩取地方战舰,从而让己方士兵可以从容攀上敌方甲板,从而变海战为陆战,这对海战经验相对匮乏的罗马人而言无疑大大降低了战斗的难度。公元前年已拥有艘这种战舰的罗马舰队在西西里岛南部的埃克诺穆斯角击沉和俘获了艘迦太基战舰。此战后罗马舰队主力乘胜进攻迦太基本土,试图一鼓作气彻底消灭迦太基,然而这一行动被迦太基人挫败。公元前年罗马放弃了一鼓作气攻占迦太基本土的念头,转而封锁西西里岛南部的迦太基要塞。这一战术取得了成果。
公元前年3月艘罗马战舰在埃加迪群岛附近击沉和俘获了艘迦太基战舰,至此地中海西部的制海权落入罗马之手,迦太基被迫求和,双方之间长达23年的第一次战争就此结束。罗马在战争中损失的战船总数超过艘,陆海军伤亡总数约15.5万人;迦太基方面损失战船艘,伤亡约13万人。尽管迦太基人在损失上略小于罗马,但坚持到最后关头的罗马人达成了自己的战略意图,他们因此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并为自己赢得了足够丰厚的回报;相比之下作为战败方的迦太基被迫承认罗马对科西嘉到及除叙拉古之外的整个西西里岛的所有权,立即支付罗马方面0塔兰特的战争赔款并在此后10年内每年支付塔兰特的赔款。
公元前年罗马人借撒丁岛雇佣兵叛乱的机会将这个原属迦太基的岛屿收入囊中,至此迦太基在西地中海的大部分海上基地都被罗马夺取,曾令迦太基引以为豪的海上霸权和商业优势已开始瓦解,已拥有艘五列桨座战船的罗马已控制了西地中海的制海权。战争的巨大损失和战败的耻辱深深刺激了一户迦太基人家——巴卡家族。哈米尔卡·巴卡在对双方的第一次战争进行分析后认为:在罗马占据西西里岛后任何从海上实施的进攻都将付出惨重的伤亡和高昂的时间成本。为此他想的对策是:建立一支足够强大的陆军从陆上直接进攻罗马本土。主意打定后他决定将亚平宁半岛侧翼的伊比利亚作为打造这支远征军的基地。
公元前年哈米尔卡携其女婿哈斯德鲁巴以及三个儿子汉尼拔、哈斯德鲁巴·巴卡和马戈·巴卡前去征服西班牙,此后8年的时间里巴卡家族在伊比利亚半岛大搞开发建设和军事训练,将这里打造成为进攻罗马的财源和兵源基地。公元前年巴卡家族在如今西班牙穆尔西亚自治区的卡塔赫纳建立了新迦太基城——这里的地理位置可谓四通八达:向西可以直出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向东可抵达位于北非的迦太基本土与地中海腹地,还可以一支骑兵向北翻越阿尔卑斯山长驱直入波河平原。公元前年汉尼拔出兵攻陷了罗马在伊比利亚的同盟城市萨贡托,由此引发了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第二次战争。
汉尼拔深知此时罗马的海上霸权已然成型,迦太基不能再像第一次战争中那样通过海战交锋对抗罗马。他决定利用伊比利亚的前进基地以及在那里训练出的10余万精兵直接从陆上进攻意大利本土:公元前年春汉尼拔亲率9万步兵、1.2万骑兵和37头战象从巴卡家族在伊比利亚建立的新迦太基城出发翻越阿尔卑斯山、跋涉公里,突如其来出现在意大利北部。尽管沿途恶劣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大量非战斗减员,沿途的一些重要据点也要分兵把守,所以当汉尼拔到达意大利时已只剩2.6万兵力,然而他联络了阿尔卑斯山两侧反罗马的高卢人,得到了5万名以上的友军。两个多月后4.2万名罗马大军在特雷比亚河岸与汉尼拔的3万余人遭遇。
汉尼拔以重装步兵引诱罗马人从正面发起攻击,随后让高机动性的努米底亚骑兵绕到罗马人的侧翼、背后发动猛攻。此战罗马伤亡超过2.6万人,而汉尼拔只付出不到0名骑兵的损失。次年6月24日汉尼拔又如法炮制在特拉西梅诺湖畔奇袭了执政官弗拉米尼乌斯指挥的3万罗马大军并将其全歼。特拉西梅诺湖战役的惨败是罗马建国以来最大的危机,为应对这一危机罗马开始实行独裁制——以执政官费边为独裁官,全权指挥罗马军团。费边极力避免同汉尼拔正面交锋,而是利用罗马军队本土作战的主场优势紧紧尾随汉尼拔的军队,不断对其进行骚扰打击,同时打击汉尼拔的后勤补给线。
这样的战法虽不能带来大的战果,但也避免了再出现像特雷比亚河战役和特拉西梅诺湖战役那样的重大惨败并且有效牵制了汉尼拔的行动。而汉尼拔在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大获全胜后并没一鼓作气直取罗马,而是在亚德里亚海沿岸大肆劫掠。此时的意大利半岛尽管已被罗马大体控制,但各城邦仍有相当的独立性——这些城邦是作为罗马的同盟者参与战争的。汉尼拔宣称:自己不是来和意大利各城邦作战的,而是来把意大利人从罗马的主宰下解放出来的,为此他准许意大利各邦恢复旧日疆界并释放那些追随罗马与自己交战的意大利城邦的战俘。双方就这样相互对峙,终于罗马人忍受不了战争的旷日持久了,他们开始纷纷指责费边胆小怯懦。
费边的独裁官任期届满后两名新任执政官率16个军团与汉尼拔展开正面决战。公元前年8月2日双方在意大利半岛南方的重镇坎尼遭遇。汉尼拔为对付罗马的布阵使用了双重包抄的战略:将最不可靠的两万五千名高卢新兵置于中军,并混以八千名久经沙场的西班牙重装兵。而其中军并不是一条直线,乃是由中央突起的弓形阵,以诱敌击之。而精锐骑兵则置于两翼,以作包抄之用。在战事开始时迦太基的中军不敌罗马中军的优势兵力而向后撤。但罗马人在不久后便堕入了一个巨大的凹字中心里,而迦太基的中央步兵与两翼的骑兵则由中间进逼,结果包围了罗马军。罗马军无处可撤,结果被迦太基军分割,逐个击破。
最终大约六万至七万名罗马士兵战死或被俘,两名统帅之一,执政官鲍鲁斯,与八十名元老院成员一同阵亡。坎尼模式成为战略史上最辉煌的歼灭战典范——此战罗马损失了可用兵役资源的1/7,意大利第二大城邦卡普托、马其顿、西西里的叙拉古城邦在战后同迦太基结盟。然而在这样的危急关头罗马征募不到最低服役年龄的青少年入伍,同时将囚犯和奴隶武装起来,迅速组建了4个新军团,同时吁请盟邦出兵援助。罗马还进行了财税改革以维持战争所需开支,在战术上重新开始执行费边战略。后来的历史证明这的确是对付汉尼拔的最佳战术——尽管汉尼拔能征善战,但毕竟是客场作战,拼消耗永远拼不过罗马人。
公元前年罗马出兵远征伊比利亚半岛,以此切断了汉尼拔的财源和兵源补给。负责这次军事行动的罗马将领是24岁的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说起来西庇阿和汉尼拔之间可谓是国仇家恨——西庇阿的父亲和叔叔死于汉尼拔的姐夫哈斯德鲁巴之手,岳父则丧命于汉尼拔的经典之战坎尼战役。因此西庇阿向民众大会毛遂自荐,主动揽下这一重任。公元前年西庇阿率领的罗马远征军抵达伊比利亚并成功攻陷新迦太基城。一年后他在巴库埃拉重创了汉尼拔的姐夫哈斯德鲁巴率领的部队,迫使后者越过阿尔卑斯山逃往波河流域。公元前年哈斯德鲁巴率部向汉尼拔的部队靠拢,西庇阿当即出兵阻止这两支迦太基军队会师。
这次军事行动导致哈斯德鲁巴手下的3万名士兵中1万人阵亡、1万人被俘,哈斯德鲁巴本人也战死于这场战争。至此汉尼拔完全失去了伊比利亚的后方补给基地,彻底成为一支孤军。公元前年罗马进攻迦太基本土,这招“围魏救赵”迫使迦太基政府匆忙召回汉尼拔。公元前年10月19日罗马军团在西庇阿的率领下同汉尼拔率领的迦太基军队在北非的扎马平原展开决战,最终西庇阿战胜了汉尼拔,这为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第二次战争画上了句号。双方的第二次战争再次以迦太基的失败告终,战败的迦太基被迫放弃伊比利亚半岛、在地中海的全部岛屿以及整个舰队并支付巨额战争赔款。
至此昔日的西地中海霸主从此沦为一个毫无防御力的商业城邦,在军事上再也无力与罗马竞争,然而迦太基迅速增加的物质财富还是引起了罗马的妒忌。对坎尼之战记忆犹新的罗马人生恐迦太基复兴,于是在公元前年西庇阿的外孙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埃米利安努斯(小西庇阿)率兵包围了迦太基城,双方之间的第三次战争爆发。这时的罗马处于多线作战状态:在东边罗马正忙于征服马其顿王国,在西边正忙着压制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内乱,然而对在双方第二次战争中迦太基人险些攻入罗马城记忆犹新的罗马元老们在演讲时几乎都有一句口头禅”迦太基一定要消灭!“
在双方第二次战争结束后的五十年间处于无战事状态的迦太基致力于经济建设并迅速以贸易方式恢复了国气。当小西庇阿的军队围攻迦太基城时遭遇了迦太基人的顽强抵抗,以致于罗马人迟迟不能攻陷城池,最终罗马人采取围而不攻的长期封锁策略,无疑这对以贸易立国的迦太基而言是毁灭性的打击。公元前年春迦太基在经历长达3年的封锁围困之后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和瘟疫,小西庇阿趁机发起总攻,终于成功攻陷了迦太基城。罗马人入城后开始进行报复性的大屠杀,迦太基市民则与之进行了六天六夜的激烈巷战,最终迦太基城的二十五万公民只剩五万幸存并被全部卖为奴隶。随后小西庇阿下令焚烧迦太基城,大火整整烧了17天,这座古城从此化为灰烬。
罗马人甚至在迦太基城周围的田野里撒盐,以阻止这里出现任何生命生存的迹象。至此迦太基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罗马统治下的迦太基行省。在罗马与迦太基的战争过程中罗马东面的马其顿王国腓力五世多次插手,试图与迦太基联手灭亡罗马。公元前年腓力五世的舰队与罗马舰队激战,失败后的腓力五世将军队撤回,转而从陆上进攻罗马。罗马方面则与南希腊的埃托利亚联盟取得联系。公元前年汉尼拔率军突入意大利半岛,这迫使罗马人不得不把所有精力集中于迦太基,恰在此时马其顿也爆发内乱。在这种形势下腓力五世与罗马签订和约,此后罗马专心应对来自迦太基的威胁,而马其顿则专心平定内乱。
然而仅仅五年后罗马与马其顿之间战火重燃:腓力五世与叙利亚塞琉古王朝联手试图拿下埃及托勒密王朝在欧洲和亚洲扩张的地盘,而托勒密王朝则向罗马求援。罗马以2万人的兵力打败了2.5万人的马其顿主力部队,迫使腓力五世求和。罗马除了要求马其顿割地之外还要求马其顿交出舰队,从此马其顿丧失了制海权。公元前年腓力五世去世,其长子继位。八年后罗马水陆大军齐发攻入马其顿境内。公元前年双方在皮得那会战,马其顿方面在此战中阵亡2万余人、被俘1万余人,国王逃至色雷斯被杀,至此马其顿王国宣告灭亡。马其顿王国的灭亡使罗马得以扩张到东地中海的巴尔干地区。
然而正当罗马稳步迈向地中海霸主的宝座之际小亚细亚半岛上兴起的本都王国于公元前89年与罗马爆发了战争。欧亚两大强国在地中海东岸打起了拉锯战,这导致大量居民流离失所,于是这些流民和逃兵混在一起当起了海盗。这些海盗以西里西亚为基地,拥有大量两列、三列桨船,叙利亚、本都、塞浦路斯等地的居民都和他们联合在一起。他们不仅拦截罗马的贸易运输、掠夺不设防的城镇,甚至还制造了准备用于攻打设防城市的攻城器具。不久之后这些海盗就扩充成为数万人的大军,打败了包括西西里总督在内的众多罗马将领,控制了从叙利亚到直布罗陀的整个地中海。这些海盗绝非乌合之众,事实上长期以来与罗马交战的本都王国早就和海盗结为同盟。
罗马在征服迦太基后已由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转型为对地中海贸易高度依赖的商业国度,海盗们在地中海的活动切断了罗马的海上生命线,一时间罗马出现物资匮乏、物价飞涨的现象。罗马元老院决定寻找一位强有力的将领去平定地中海上的海盗势力,最终被他们选择的是格涅乌斯·庞培。在此前的罗马内战中庞培帮助苏拉战胜了马略,其后他仅用40天就征服了努米底亚,回到罗马后举行了凯旋式并被授予”伟大的“称号,斯巴达克斯起义期间庞培与克拉苏崛起为罗马两大强势人物。元老院决定由庞培担任总指挥官并宣布他在直布罗陀以东的全部海面和离海岸斯塔迪亚(约74公里)的陆地上拥有绝对权力。
这其中包括他可以在辖区内自行募兵和征税的权力。获得自行募兵和征税特权的庞培迅速使自己的部队规模扩张到12万步兵、0骑兵、只战船。这不仅在当时无人可比,就是在罗马共和国的历史上之前也从没任何一个人被授权指挥如此庞大一支军队。庞培受命后将整个地中海划分为12个战区,由他的副将分别指挥部分军队驻守,而他自己则穿行在这些战区之间协调指挥。他先花了40天时间在西地中海巡视部署,然后穿过罗马到东地中海又巡视了40天,之后他率主力部队带上攻城器具前往西里西亚攻打海盗的老巢。庞培的军队规模之大、准备之充分、战术之高明都远远超出了海盗们的预料,结果计划中的攻城战并未出现。
零星的战斗之后海盗就向庞培投降了。庞培杀死了1万多名海盗,捕获了70多艘海盗船,收缴了海盗交出的多只船,收复了被海盗占领的全部市镇、要塞和据点。公元前66年庞培向海盗的幕后支持者本都王国发起进攻,在历时三年的战斗后灭亡了本都王国。庞培顺势南下攻陷塞琉古王国并于公元前57年吞并犹太王国。至此从现在的希腊半岛、土耳其地区一直延伸到高加索南麓、黎巴嫩、叙利亚、约旦、以色列等地都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东部行省。罗马在这里驻扎有东方军团,控制着今天的耶路撒冷和耶路撒冷北部重镇凯撒利亚以及叙利亚境内的大马士革、帕尔米拉等重要城市。
征服东方同样为庞培个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他从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储藏财物的塔劳拉城得到了0只玛瑙镶金酒杯以及大量冻酒杯、饮酒牛角、卧榻、椅子、马龙头和马具,这些也都是用宝石和黄金作为装饰的,仅搬运这一处的储藏品就用了30天时间。至此偌大的地中海世界中只剩埃及托勒密王朝尚在罗马的控制之外。公元前49年12月庞培在罗马内战中败于凯撒,被迫逃往埃及投奔托勒密十三世。埃及人不敢得罪风头正盛的凯撒,于是设计诱杀庞培并将其头颅献给了凯撒。凯撒在收到庞培的头颅后并没就此放过埃及:他率军登陆埃及出手干预埃及的王权之争。在凯撒的干预下托勒密十三世的姐姐克里奥帕特拉(埃及艳后)成为托勒密王朝的女王。
埃及就此成为罗马的藩属国。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遇刺身亡,此后罗马再度陷入各路人物争权夺利的混乱之中。公元42年秋的腓力比之战中凯撒的养子屋大维和旧部安东尼战胜了凯撒的反对派,随后两人瓜分了罗马的国土:势力更为强大的安东尼得到了富裕稳定的东部地区,而屋大维则获得了相对贫瘠的西部地区。取得东部地区的安东尼很快就和埃及艳后泡在一起。公元前34年安东尼宣布自己将东征帕提亚王国。罗马人本来对领土扩张一向是比较热衷的,然而安东尼却宣称自己将在占领帕提亚后将其赠予埃及。安东尼的言行在罗马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更糟的是这次东征还以失败告终。
遭到挫败的安东尼只好在第二年靠征伐亚美尼亚挽回些颜面并以此为由在埃及举行凯旋礼,可他在仪式上公开宣布埃及女王将拥有罗马东部绝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这种行为再次使他饱受非议。在罗马之外的地方举行凯旋礼本就是违背传统的耸人听闻之举,而以一个罗马将军的身份将整个罗马东部赠送给异族女王的行为更是令罗马人深受刺激。元老院在群情激奋之下授权屋大维攻打埃及。公元前31年9月2日屋大维和安东尼在希腊西面的阿克兴海上展开最后的大决战,然而安东尼麾下的罗马将领不愿为埃及女王拼命,于是他们纷纷投向屋大维。阿克兴之战后埃及托勒密王朝的领土由罗马的藩属国变为罗马直辖的行省,至此罗马完成了整个地中海世界的统一。
罗马在统一地中海世界的同时也致力于向东方开拓:公元前53年罗马政坛的三巨头之一克拉苏来到叙利亚,准备策划针对帕提亚帝国的战争。他在留下1个军团驻守叙利亚之后带着7个军团向帕提亚城市塞留基阿进发。但在这条道路上必须穿越一段十多公里的沙漠,当克拉苏的大军进入沙漠后迷失了方向,当他们走出沙漠时几乎已耗尽携带的干粮和淡水。也就是在这时帕提亚将领苏雷纳斯正率部在沙漠的出口严阵以待:帕提亚轻骑兵的弓箭射程远远优于罗马弓箭手,一时间罗马人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不过他们凭借以往的经验认定:帕提亚人的箭很快就会射光,到那时他们就能轻松击败对手了。然而帕提亚人的箭却源源不断,罗马军队的阵型开始松动。
克拉苏命令自己的儿子率骑兵还击以图压制帕提亚军队的攻势,苏雷纳斯则率部后撤以暂避其锋,结果不知是计的罗马两千精锐骑兵被诱入包围圈。克拉苏的儿子自杀,他手下的士兵不是阵亡,就是被俘。帕提亚骑兵诱歼了罗马骑兵后再次冲到克拉苏的本阵前扔下克拉苏儿子的首级。原本就已开始动摇的罗马军团被彻底击垮了心理防线,经历了丧子之痛的克拉苏为避免全军覆没的危险只得率部发起绝地反击,可当罗马军团见到帕提亚军队的军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时完全丧失了斗志(据说这面军旗是用从中国传来的丝绸编织的)。最终罗马军团全军覆没,克拉苏本人也战死沙场。到了屋大维时期罗马与帕提亚讲和,双方的和平得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尽管双方实现了和平,但矛盾依然存在:张骞开拓丝绸之路后帕提亚帝国就成为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之间的中间商,帕提亚靠着经营丝绸之路的转手贸易积攒了巨额的财富。帕提亚人很清楚如果让汉和罗马直接接触,自己将失去相当可观的利润,这自然是其无法接受的,所以当甘英使团来到帕提亚后帕提亚国王表面上护送他们来到了地中海,然而却又告诉他们海上风浪滔天,无法通航。由于得不到帕提亚方面提供船只的帮助,甘英最终不得不望洋兴叹。罗马方面并不知道遥远的汉帝国向自己派出了甘英使团,当然也不知道这支使团无功而返。此时罗马也在尝试开辟一条绕过帕提亚控制区直接与汉帝国沟通的新通道。
在今天德国海德尔堡大学的图书馆里珍藏着关于罗马开辟这条新通道的资料:罗马人利用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从其治下的埃及横渡印度洋抵达印度半岛的黄支国,而这里正是华夏先民所开拓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由此再往东即可进入南中国海,在这里东西方海上丝绸之路交汇贯通。与此同时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之间还开通了另一条通道:当罗马商人抵达印度后向东通过缅甸沿伊洛瓦底江到达汉代云南的永昌郡。公元年罗马安东尼朝皇帝马可·奥理略(公元~)派遣使者自埃及出发经由印度洋,到达汉朝统治辖下的日南郡(今越南境内)登陆,然后北赴洛阳,开创了中国、罗马两大国直接通使的纪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