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中国付出惨烈,老邻居
导读:印度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含义不尽相同,二战时期的印度还处于英国殖民时期,英属印度至少包括现在的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南亚次大陆广袤的领土。
而此时的印度由包括多个自治的君主国构成,他们各自为政,印度地方的贵族实质上就是土皇帝,由于山高皇帝远,实质上并不受英国殖民政府的控制。对于这些土邦,即使二战爆发,他们也是接着奏乐,接着舞,并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
而且这些土邦并没有国家意识,都是以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吃瓜心态看待谁可以入主印度。因此无论是日本还是英国都想极力拉拢他们,并没有想招惹他们的意思,只要他们不闹事,那就可以和平相处。只有在印巴分治后,这些土邦才被迫卷入印巴冲突进行选边站。
英国政府还借了数十亿英镑用于印度在二战时期的花销。印度还为美国在中缅印战区支援中国的行动提供了基地。印度军队在欧洲战场对抗德国,在北非对抗德国和意大利,在南亚地区保卫印度对抗日本,在缅甸抗击日军,另外还帮助夺回英国殖民地,如新加坡和香港,在年8月日本投降后。
超过8.7万名英属印度士兵和万平民在二战中丧生,英国陆军元帅克劳德·奥金莱克对印度士兵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果没有印度军队,英国不可能同时扛住两次世界大战。”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好在印度士兵为英国填坑,为他们垫背。
关于印度卷入战争,印度各界的意见分歧很大。当时英属印度的穆斯林联盟为支持英国的战争努力,而当时印度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政党国大党由甘地、萨达尔·瓦拉布哈伊·帕特尔和毛拉娜·阿扎德领导,他们尽管谴责纳粹德国,但在参战之前,在印度国民议会上要求独立,以换取英属印度参战的条件。
国会于年8月发起了“退出印度运动”,拒绝与英国政府以任何方式合作,直到获得独立。英国猝不及防,只能选择立即逮捕了6万多名示威游行的印度人,然后采取镇压国大党支持者的暴力行动。尽管甘地因健康原因于年5月获释,但国大党的主要领导人一直被关在监狱里直到年6月。期间国大党的领导人与世隔绝,在印度几乎没有发挥什么影响力。
此时的英国态度强硬,认为印度的非殖民化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年,英国总督林利特高在没有咨询印度国会的情况下,自行宣布印度参战。而与占主导地位的国大党不同,穆斯林联盟拒绝参与退出印度运动,并与拉吉当局密切合作。这为后来巴基斯坦国父真纳所领导的穆斯林联盟,在此期间在印度议会上争取更多席位创造了条件,而当国大党重返印度议会时,真纳已经拥有与国大党在印巴分治的问题上可以讨价还价的资本。
换言之,主张英属印度参战的人,都想通过二战爆发的契机以参战的筹码与英国进行独立的谈判。只是由于各方无法妥协,让英国有了利用各派斗争的可乘之机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霸王硬上弓了。
而这种强行让英属印度参战的作法确实激怒了反英国殖民的印度起义军,他们主张通过武装斗争来争取印度独立,而不是在议会和英国殖民政府的框架下进行讨价还价。他们选择与日本合作,以赶跑英国殖民者,这与二战时期的缅甸国父昂山将军的做法如出一辙。
一些激进的印度独立革命运动的领导人脱离了国会,向英国发动了战争。印度前国会最高领导人苏巴斯·钱德拉·鲍斯,他说英国反对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是“虚伪的”,因为它本身就是在侵犯人权,剥夺印度的个人自由。此外,他还争辩说,敌人不是德国和日本,而是英国。
而且由于英国人为了战争目的过度开采印度的资源,鲍斯认为,如果印度不站在英国一边打仗,那么它被轴心国攻击的可能性很小。在德国的协助下,由轴心国占领的在欧洲的印度学生和印度军队的战俘组成了印度国民军最早的班底。年和年,随着德军在欧洲战场被逆转,鲍斯和他的军官们被德国军舰运送到日本领土继续他的计划。
到达日本后,日本帮助他建立了印度国民军,在日本的指导下作战,主要是在缅甸战役中。鲍斯还领导了自由印度临时政府,这是一个以新加坡为基地的流亡政府。它没有控制印度领土,只用于为日军提供军事侧翼。
印度国民军由莫汉·辛格·德布负责招兵买马,大多数由日军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战俘或者囚犯组成,他们可以选择在印度国民军中服役,也可以选择留在战俘营中的恶劣条件朝不保夕。后来,在鲍斯的领导和号召下,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和缅甸的印度裔参加。虽然这支部队只有两个师参加过战斗,但总人数达到了快4万人的部队。
鲍斯计划让印度国民军穿过印度东北部的山丘进入恒河平原,在那里作为游击战的基地,并期望靠肥沃的土地为生,并从当地民众中获得支持和补给,以点起印度的星星之火。因此日军入侵因帕尔时,印度国民军充当日军的带路党。
而且在年孟加拉发生的一场大饥荒导致万人死于饥饿时,丘吉尔却决定不提供紧急粮食救济,以保障前线士兵的口粮供给,这让很多印度裔大失所望,觉得英国人不讲道义,见死不救而不能依靠和信任,因此更加积极投身类似印度国民军等反抗英国的武装组织。印度媒体因此被禁止发表任何关于印度国民军的报道。
在阿拉坎进攻的早期阶段,来自印度国民军的情报和部队,在破坏英印军队的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军事情报部门开始了宣传工作,以掩盖加入印度国民军的真实人数,并描述了日军残暴的事件中也有它的参与。
与此同时,年英印军队人数为20.5万人。到年,它成为历史上最大的志愿部队,人数超过万人。这些部队包括坦克、炮兵和空降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印第安军队赢得了17个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后来法国政府为了感谢印度士兵为他们复国,还特意在年邀请印度士兵参加法国国庆。
印度第八师第18旅在阿拉曼作战,印度第4师和第5师参加了在索马里兰、厄立特里亚和阿比西尼亚对意大利军队的东非战役,占领了克伦山的要塞。
印度第四、第五和第十师在北非战场与隆美尔的交手中表现出色。在比尔哈切姆战役中,印度炮手在反坦克和摧毁隆美尔装甲师坦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库马拉曼加拉姆少校是41野战团的连长,该团被部署在反坦克任务中。他因作战英勇而被英国授予杰出服务勋章。后来他在年成为印度陆军参谋长。
印度军队在解放意大利发挥了作用。在意大利战役中,印度是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军队的第三大盟军部队。第4、8、10师和第43古尔喀步兵旅领导了前进,尤其是在艰苦的凯西诺山战役中,在年和年,他们战斗在哥德防线上。
英印军队是大英帝国在缅甸战役中的主要战斗力量。到了年,邻国缅甸被日本侵略,当时日本已经占领了印度的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年10月21日,印度临时政府帮助日军进入了纳格兰群岛。印度皇家空军的首次突击任务是针对驻扎在缅甸的日军。当日军的西进停滞不前时,英印军队是打破日军在英帕尔围攻,阻止日军进入印度的关键。
印度国民军的命运和日军在英帕尔的命运一样。由于季风泛滥,日军没有空中优势,印度国民军几乎没有补给线,当日军开始撤退时,印度国民军在跟随撤退时,遭受药品和食品补给不足的命运,死伤严重。
而在战争后期,负责保卫伊洛瓦底江和南靖附近地区的印度国民军第二师,在次年的缅甸战役中,试图在帕甘和尼扬峪渡河时,被英印军队消灭。仰光沦陷时,一些幸存的印度国民军部队投降了,并帮助维持秩序,直到盟军进入该城。其他的残余部队开始了一个长途的逃窜,越过陆地,步行向新加坡。
由于日本的战争局势变得岌岌可危,鲍斯前往伪满洲国试图与苏联人取得联系,但他最终死于在台湾省附近的一次空难。而阿扎德·辛德控制的印度临时政府,唯一的印度领土是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然而,这实质上只是日本海军的基地,日本海军从未放弃对其控制权,只是个傀儡政权。
战后,印度国民军的一些军官因叛国罪受到审判。但是此时印度的民族意识已经从精英阶层到平民阶层开始觉醒,印度人认为印度国民军的所做所为,并没有对印度的国家利益造成伤害,他们的初衷都是为了印度独立,在本质上是殊途同归,并不存在所谓的“印奸”。面对印度军队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内乱和兵变,英国决定释放这些战俘。此外,英国对印度国民军的审判在争议和讨论中让真理越辩越明,更加加速了印度的国家意识,这也成为加速印度自治和独立进程的转折点。
不管怎样,印度的财政、工业和军事援助,是英国打击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位于喜马拉雅山山脉的另一端,受高山的层层阻隔以及热带雨林的自然屏障,可以偏安一隅,让其可以在二战时能够大量地生产军备,它还大量生产食品和制服等日常必需品。
其庞大的武装力量对阻止和牵制日军在东南亚战场的进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且印度军队是北非和东非战役、西部沙漠战役的最大的盟军支援之一。
战争结束后,印度成为世界第四大工业大国,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力的增强为其7年脱离英国独立铺平了道路。而英国在二战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其在世界范围内几乎丧失了全部的殖民地,还沦为了美国的附庸国,赔了夫人又折兵,吃力不讨好还为别人做嫁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