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中的文字苦旅

初期白癜风能治愈吗 http://m.39.net/pf/a_5683025.html

峡谷中的文字苦旅

文图/大狗熊

傈僳文的创始人哇忍波

澜沧江峡谷

中国的汉字已经有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字。文字应该是民族文化的灵魂,语言也许还有差异,像中华民族中,一些南方的方言不是每个人都能听懂的,但维系这一庞大民族合一的应该是汉字,这种历时了数千年的文字,对中国人来说无论身在何方,汉字就是民族之魂。但并不是每个民族都有文字,我国56个民族之中解放以前已使用民族文字的有21个,因为只有在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到相当高度的时候,日趋繁杂的交流与传播仅靠语言无法完成时,文字才应运而生。

新乐村位于澜沧江畔,是维西县叶枝镇下属的一个小村,全村人口人,全部是傈僳族。傈僳人家的房屋多半是散布在山腰上,每家每户都相隔一段距离,我们要去拜访的傈僳音节文字的传人阿霜霜,他就居住在澜沧江边的一个小山梁上,站在房门前,整个峡谷一览无余,江水蜿蜒着向南而去。

阿霜霜的汉名叫余向忠,靠务农为生。由于他懂得傈僳族的音节文字,以及掌握祭祀活动的知识,远近村寨都经常来请他去主持祭祀活动,可以得到烟酒或者一些钱的报酬。在农闲的时候,他也会主动到村里去讲授傈僳族的音节文字,县、镇的文化部门也给他一些支持,希望能够把这种独特的文字传播下去,但还是很少有人来学,大家都在学校学过汉文和新傈僳文,对这种繁琐又没有什么用处的文字自然不去学它。

其实,早在90多年前,一个贫苦的行者,就行走在澜沧江峡谷中,孜孜不倦地传播着属于一个民族的文字。这个行者就是傈僳族的第二十代祭天师哇忍波,而阿霜霜是哇忍波的孙子。

文字代表着一种高度的文明,只有文字才能把复杂的文化转变为严谨的记载。在远古时候,文字还没有产生,人们只能依靠语言来表达思想,传达消息。但是声音不能传得很远,也不能保存和记录下来。人们需要交流思想,需要积累和传播知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只有靠口传记忆了,可是,时间长了,事情多了,就会忘记,就会记错,那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为了补救这个缺陷,曾经创造了许多帮助记忆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利用实物来唤起记忆,这就流行了“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和“堆石记事”等等各种方法。但这些方法由于不准确,仍然不能完整地表达事物和思想,这时文字就诞生了。中国传说中有个叫仓颉的人,长有4只眼睛,非常聪明,他上观日月星辰,下看山川鸟兽,仓颉就根据它们的形象,创造出文字来。

历史上傈僳族并没有文字,普遍一直使用刻木、结绳的记事方法。刻木是把一块长约60厘米、宽8厘米、厚1厘米的木片,一头削成尖的,另一头削成柄,两边刻成锯齿形,用它记发生的事件,也用来传递官方的文告。上世纪初,维西县傈僳族农民哇忍波创制了音节文字,这是傈僳族的第一种文字;第二种文字是由英国人傅能仁和缅甸克伦族青年巴托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于上世纪20年代初创制的老傈僳文;第三种是“格框式”的拼音文字,这种文字是英国传教士王慧仁根据云南武定县滔谷村的傈僳语言为基础创制的文字;第四种是上世纪50年代初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基础创制并经国务院批准使用的新傈僳文,现在使用较多的是新、老傈僳文。

哇忍波不像仓颉一样长了4只眼睛,发黄的照片上一位手拿烟锅的矍铄老者,和其他的傈僳族老人没有太多的区别,只是眼中多了一点智慧的光芒。不过哇忍波还是很聪明的,他从小家境贫寒,没有读过书,10岁就跟随尼扒(巫师)学习占卜、祭祀的知识。13岁的时候,他父亲去世了,家里将一块地典当来治丧,作为典当契约的是一块刻着三转三道记号的木板,意思是日后用三块银元赎回。后来哇忍波去赎地时,对方却说。那木板上三转三道是表示要交3块银元的利息;最后地和钱都被那人强骗走了。

这事对哇忍波触动很大,他想到如果用文字来写契约,就能明明白白,谁也赖不了帐。后来他母亲也去世了,他一个人靠做农活,编竹器为生。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多,他深切地体会到一个民族没有文字的痛苦,渐渐在心里萌生了一个愿望:自己来创造一套本民族的文字。到了年10月17日,哇忍波在麦田里捡回一块质地细软的滑石片,便拔下别在毡帽上的缝衣针,试着写画文字符号。此后,每天坚持写写画画,对创字进行深入思考,解决难题,经过数年的时间,他终于创造出了傈僳族的文字。

哇忍波创造的傈僳族文字是我国最后一种经认定由本民族自己创造的文字。文字明显受到汉字形体影响,但他本人一个汉字都不认识,只是借用了汉字的一些躯壳,而且汉字是表意文字,而傈僳文是音节文字。直到建国以后,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对它作了评价,并就其有关问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后,指出“这是一种音节文字,没有字母,一个形体代表一个音节”,从此,便将它通称为“傈僳音节文字”。实际上哇忍波创造的音节文字是原始文字的萌芽,是个人构思的产物,加之受当时历史与环境的局限,不可能十分完善,因此决定了它的时间性和地区性。它的结构还不够成熟、笔划较为繁琐,在书写和印刷上也很不方便,所以很难推广使用。不过这也很正常,现在的汉字是经过几千年的时间来完善的,以前的篆字也是很繁琐的,现代人多半看不懂。

文字的推行完全靠哇忍波个人的努力,从年前后开始,他不仅在家中办学授徒,还走村串寨,所有教学活动不收分文。他编写了《识字课本》,内有字,除去重复的,大约在个字左右。他将这些文字编成长短不一而又大致押韵的句,近似歌谣,易读易记。教学时,先领大家读音,待读熟以至完全背诵后,再一字一句地教学生对照着读写字形。为鼓励人们学习文字,汪忍波还带头使用自己创立的文字写诗歌和其它文学作品。到了年,在昆明的报纸上就报道了有数千人使用这种文字的消息。

哇忍波在推行这套文字的同时,还用它们将自己所继承的傈僳族古老文化遗产记录了下来。《识字课本》、《故事集》、《创世传说》、《种树经》、《占卜书》、《造纸》、《射杀九个黑太阳》、《造太阳月亮》、《哇忍波自传》等等,这些书许多都是诗歌体的,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天文、历法、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历史传说、文化观念、气候变化、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成为十分珍贵的民族文献资料。叶枝一带的傈僳族祭天可以追溯到明代,从第一代到第二十代祭天师的名字一直在民间流传。哇忍波是第二十代。在哇忍波写的24部《祭天古歌》里,绘有3幅八卦太极图,以12生肖标示方位,而运行方向则与现在普遍流传的太极图相反。经学者研究认为,这种八卦图是从古羌人继承下来的,它同样能够表示季节的变化。

傈僳族音节文字主要在叶枝、康普、巴迪及白济讯范围内推广,人们把它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直至建国以后,当时有的生产队还用它记工分和用于账目文字,有的地方甚至将它用于写对联和告示。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这种文字的人越来越少,直至濒临灭绝。现在只有一些老人还会,阿霜霜想把它传承下去,但很少有人愿意学。

哇忍波是年去世的,他的5个儿子都不会音节文字,所以阿霜霜是年到叶枝同乐村去向祖父的学生刮那巴学习的。他说:“我这一辈人只有我会,老一辈会的差不多都不在了,下一辈基本都不会。”看着阿霜霜屋里摆放着的那些写满音节文字的牌子,这些牌子是祭天求雨时候用的,至少在目前,这种文字只在祭祀活动里出现。而叶枝不像丽江,那里的东巴文也曾经濒临灭绝,但随着旅游的开展,东巴文也重新大放异彩。

阿霜霜的日子过的并不富裕。在采访他的几天以后,我们又一次路过新乐村,看见他正在路边等车去叶枝镇,我们搭上他,他带了一只鸡去卖,然后准备买点烟和盐。也许过几年到叶枝旅游的人多了,他就可以坐在王家大院里为游客用音节文字写点什么,日子自然就好起来了。趁他还没有像丽江的老东巴们收钱的时候,我请他用音节文字写了我的名字,也算作个纪念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49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