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恒6年连升9级,23岁升一品大员,48

年准葛尔内乱,乾隆打算趁机攻打准葛尔、一雪前耻,23年前雍正派人征讨准葛尔惨败收场,因此朝中无人敢支持出兵,只有富察傅恒说:“微臣支持出兵!”

乾隆放眼看去满朝文武大臣除了富察傅恒无人可用,虽不情愿傅恒前去,只能派他前去准葛尔,而傅恒凭此战封一等公,并上紫光阁功臣榜,而且是第一位。

富察傅恒不是别人,而是乾隆的小舅子,乾隆的第一位皇后孝贤皇后是傅恒的亲姐姐,而傅恒的儿子福康安更是被乾隆封为异姓王,可以说是满门荣耀。

很多人说:富察傅恒是站在自己亲姐姐孝贤皇后的肩膀上才青史留名。

富察氏满清八大姓氏之一,傅恒所在的家族更是出了名的名门世家,从祖上开始就跟着努尔哈赤东征西战。

傅恒的亲姐姐孝贤皇后是雍正皇帝亲自为弘历挑选的嫡福晋,弘历本就是储君人选,而雍正看中的就是富察氏一族能对弘历将来有所帮助,确实雍正没有看错富察氏家族。

乾隆继位时,傅恒只有13岁;

乾隆五年,傅恒以蓝翎侍卫的身份入宫。蓝翎侍卫并不是谁都可以当得,虽说只是正六品,但按照朝廷规定,蓝翎侍卫定额就是90人,每进一人必须要出一人,蓝翎侍卫是很多年轻侍卫向上升迁的重要跳板。

而蓝翎侍卫的挑选非常的严苛,只有贵胄子弟或者武进士才有资格进入,傅恒能成为蓝翎侍卫除了显赫的家族,自然是因为亲姐姐的缘故。

傅恒担任蓝翎侍卫不到半年升头等侍卫,仅仅两年后担任御前侍卫兼内务府总管。

后来一路飙升进入军机处,任军机处行走,而傅恒成朝廷一品大员时只有23岁,短短6年的时间连升9级,确实非常罕见,当然我们心知肚明乾隆宠爱孝贤皇后,爱屋及乌重用傅恒是理所应当的。

不过乾隆之所以如此重用只有23岁的傅恒还有2个原因:

雍正去世时给乾隆留下几位顾命老臣,乾隆这个人比较自负,登基以后虽表面上重用鄂尔泰等老臣,实则在暗中培养新人,傅恒就是其中一个。

另外我们都知道乾隆注重嫡子,想要嫡子继承大统,乾隆十年孝贤皇后再次怀孕并产下一位皇子,傅恒任兵部尚书,乾隆有意让傅恒成为嫡子的依仗,只是没想到嫡子一岁多就夭折了

确实不可否认傅恒的前半生能得此重用是因为孝贤皇后与嫡子,而后半生傅恒所立下的功勋证明了乾隆的眼光确实没错,是真正的股肱社稷之臣。

嫡子永琮病逝后孝贤皇后病倒,乾隆携孝贤皇后南巡时病逝德州;

乾隆与孝贤皇后伉俪情深,皇后去世,非常的悲痛跟自责。

孝贤皇后虽去世,但乾隆并没有因此疏远富察氏一族,反而更加重用;

孝贤皇后去世后一个月,乾隆下旨傅恒加太子太保衔;

傅恒很有自知之明,太子太保不过是姐姐的“遗产”而已,他需要做的是报答乾隆的重视。

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叛乱攻打明正土司等地,乾隆下旨川陕总督张广泗平叛,但张广泗久攻不下战事一拖再拖,只能派军机大臣讷亲前去督战,讷亲(康熙辅政大臣之一遏必隆的孙子)虽身居高位但从未打过仗,平叛未果,乾隆直接将讷亲赐死。

乾隆一筹莫展之际,傅恒毛遂自荐前去平叛,讷亲与傅恒都是自己看中之人,若傅恒能力挽狂澜自然是好事,但毕竟傅恒也没有上过战场万一失败,乾隆颜面何存。

但乾隆还是决定赌一把,授予傅恒保和殿学士,署理川陕事务,并且带诸皇子为傅恒送行;

乾隆几乎倾尽所有全力支持傅恒,确实傅恒也没有让乾隆失望。

傅恒先立军威望:斩杀良尔吉等怯战将领;

亲自上战场,率领将士们攻打敌人,身上多处受伤仍坚守,清军士气大振,莎罗奔投降。

傅恒第一次上战场大捷,而乾隆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予以重赏:

封一等忠勇公

派皇子亲往郊外迎接傅恒凯旋归来

四团龙补服

为富察氏建宗祠,将所有富察氏祖先都追封一遍。

乾隆十九年,准葛尔内乱,准葛尔几个小部落归顺大清并且请求大清出兵平叛准葛尔,但雍正九年雍正平叛惨败,康熙也曾三次出兵准葛尔,虽将其歼灭但没过多久又开始叛乱,朝中确实无人敢支持出兵。

唯独傅恒一人支持出兵并愿意领兵出征,乾隆顶住压力同意傅恒全权负责出征准葛尔事务。

傅恒前往军机处搜集关于准葛尔的信息,深入分析雍正九年为何战败,然后才安排平叛事宜

准葛尔冬季人烟稀少,傅恒正是利用这一点提前备好粮草运往边疆,次年春天兵分两路对准葛尔突然发起攻击,准葛尔虽反抗,但因为时间太仓促,部卒太过零散而惨败,傅恒趁机将其全部歼灭。

傅恒攻克伊利的捷报传到京城,乾隆非常激动,更何况满朝文武大臣唯独傅恒一人支持出兵,而且还大获全胜,如此大的功劳,乾隆再次封傅恒为一等公。

平大金川战役傅恒已经一等公,再次封公如此殊荣傅恒自然不敢要,极力地推辞,声泪俱下希望乾隆收回成命;不久乾隆将傅恒画像陈列在紫光阁第一位。

虽屡立战功傅恒仍旧十分谦和,身为保和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在朝中颇有威望,几乎没有什么缺点,但就是这样一个“完人”死在了缅甸的战场上,只有48岁,确实很可惜,但傅恒此次出兵实属无奈。

乾隆调富察明瑞担任云贵总督,富察明瑞是傅恒的亲侄子,早年曾担任伊犁将军在傅恒麾下,立下战功,但缅甸与伊利不同,明瑞明显“水土不服”,无奈自缢而死。

傅恒作为领班军机大臣,自己的亲侄子征缅不力,他必须要给乾隆一个交代,

他必须要给乾隆一个交代,如不然乾隆必然会为难富察氏一族;

傅恒赶赴云南初战告捷,但随着战争持续,双方均抵抗力减弱;原来傅恒所带来得士兵都是北方八旗精锐确实受不了南方的“瘴气”,再加上战场上流血与蚊虫,一半以上的士兵都身患传染病去世。

傅恒也身染重病,但下令严守秘密,不允许向外透露军中任何关于死伤的事情;

清军虽大面积死于传染病但缅王不知,没多久惧于清军军威罢兵求和,傅恒“见好就收”,将情况上报乾隆,请求撤军;

乾隆三十四年,在回京路上,傅恒病情恶化去世;

傅恒突然去世让乾隆难以接受,灵柩运到京城乾隆亲自祭奠,扶棺泪流不止,赐谥号“文忠”,按皇室宗室礼仪下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5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