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行走高黎贡
三百八十多年后,让我们沿着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文学家、旅行家徐霞客的足迹,一起探寻秘境高黎贡,探险南方丝绸古道遗址,探究滇西抗战历史遗迹。
唐代地理学家贾耽,在其《入四夷路程》中记载,西南有一条连接中国、缅甸、印度之古商道。这条古道经过腾充(腾冲),翻越高黎贡山。此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蜀身(yuan)毒道”,也就是被学者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古道。唐代史学家樊倬《蛮书》卷二载:“高黎贡山在永昌西,下临怒江,左右平川,谓之穹赕(潞江土司境),汤浪(潞江坝),加萌所居也。草木不枯,有瘴气。自永昌(保山)之越赕(腾冲),途径此山,一驿在山之半,一驿在山之巅。朝济怒江登山,暮方到山顶。冬中山上积雪苦寒,秋夏及苦热,穹赕、汤浪,毒暑酷热。河赕(大理喜洲)贾客在寻传(峨昌蛮地,缅甸北部境)羁离未还者,为之谣曰:冬时欲归来,高黎贡山雪;夏秋欲归来,无奈穹赕热;春时欲归来,囊中赂贿绝。”
明朝崇祯十二年(公元年)农历四月十二,徐霞客(徐宏祖),年届五十四岁,从保山城逐日东来,渡过怒江到达西岸,在旅途中留下《徐霞客游记》之《滇游日记九》,其中《越高黎贡山日记》,记载翔实,伏案可考。这位伟大的行者,此次神游滇西腾越,曾两次往返翻越高黎贡山古道,一直被后人敬仰,奉为传奇,津津乐道。
徐霞客翻越高黎贡山之路,在高黎贡山向南延伸山脉之南段,它是永昌古道,从保山至腾冲翻越高黎贡山的三条主要古道之一。曾经是“蜀身毒道”“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一。两千多年来,贯通中国、缅甸、印度的这条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驿路通道。它由蜀地(今成都盆地)出发,在中国西南川滇境内,由灵关道、五尺道和永昌道组成。永昌道从叶榆(今大理)往西,经博南(今永平),过嶲唐(今漕涧),过永昌(今保山),然后由滇越(今腾冲),经古勇(今古永),出缅甸到印度。城门洞古道,位居高黎贡山南部,山顶曾设分水岭关,也筑门洞城堡,人们通常称“城门洞古道”。海拔约米,自东向西,沿途如珍珠散落山野,历经八湾,磨盘石,石梯寨,蒲蛮哨,城门洞(分水岭关),大落坑,新安哨,太平哨(太平铺)烽火台,竹笆铺,大栎树,桥街,橄榄坡等著名古寨古关,充满历史人文与民族文化内涵。三百八十多年后,沿路仍可找到《徐霞客游记》中提到的那些地名。
滇西抗战时期,滇缅印抗日大战之中国远征军作战部队,年6月从缅甸战场失利悲怆撤退,数万之残余部队数十万之华侨商贾难民,沿此古道回到祖国内地。年5月滇西大反攻战役,十五万远征军渡过怒江,仰攻高黎贡山,翻越山脉主峰,依次发动腾冲攻坚战,龙陵会战,芒市畹町收复战,硝烟散尽,在此古道留下众多作战阵地遗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印记。
沧桑历史风云,数无数风流人物。这千古“蜀身毒道”,南方丝绸之路之要冲,曾翻越高黎贡山之英雄好汉,不胜枚举,有元代马可波罗,明代徐霞客、杨慎、“西走缅甸”之明永历皇帝朱由榔、大将军李定国,清代马嘉理、寸开泰,民国艾芜、李根源、尹明德、张问德、艾思奇等。滇西大反攻,抗日远征军少将以上数十人,千军万马,难民、华侨、商队、马帮、妇孺老少,必经此山。
1.八湾至磨盘石
徐霞客游记中记录的“八湾”,现已更名叫“坝湾”,有读音与理解意义上的关联性。乘车向上盘旋蜿蜒着爬升保腾老公路,在26千米与27千米大拐弯处,便来到磨盘石遗址。所谓磨盘石,据徐霞客《越高黎贡山日记》记录,当年徐霞客过高黎贡山古道时,曾住磨盘石一宿,那时人丁兴盛,有百户之居,民国年间,有百余人,现已举寨搬迁,并入石梯村,古道上磨盘石寨已荒废,古寨原址已经淹没在丛林与农民耕种田地之陇上。
2.蒲蛮哨(现为蒲满哨)
古道之蒲蛮哨,今为何叫“蒲满哨”?大概更名原因,源起于后人善意地回避“蛮”字之义,及期盼和睦美“满”之良好愿望。故此改字,贵在用义。虽然“蛮”与“满”仅是一字之差,而修改之后,显而易见,其所内涵与外延,所蕴藏借喻之寄语意义却是大不相同。
3.城门洞,也叫分水岭关
汉唐文献,明朝徐霞客日记,均详细记载,在分水关村西,横转向南,往西攀爬一段很陡峭的石梯台阶古道,越过岭脊,有砖砌的拱门,横跨在延伸的山脊上。徐霞客来到这里时,城门洞顶上中央已经坍塌。据《新唐书》记载,古关最早形成于三国诸葛亮南征之际,因战事需要,曾于高黎贡山顶筑城镇守,一夜而成,史称“诸葛亮城”。又因关卡按城门样式筑在古道必经的分水岭垭口上,形成一个门洞孔道,故后人也称之为“城门洞”。塌伏的旧城墙,石砖,门型,与徐霞客日记“西逾岭脊,砖砌巩门,跨度脊上。其关甚古,顶已中颓,此即关之分水者。”之笔录基本相似。
4.大落坑,原是高山湖泊
寻觅徐霞客跋涉足迹,根据其《越高黎贡山日记》记载,徐霞客从城门洞古道出来,离开分水岭关,“于是西下峡,稍转而南,即西上穿峡逾脊,共五里,度南横之脊,有村庐,是为新安哨”。而今遗迹已不复存在。
大落坑实为地质时代高黎贡山造山运动所形成的塌陷型高山湖泊。旱季无水,形成大草甸,百花盛开。雨季积水形成小湖泊,水鸟昆虫云集。
5.太平铺
太平铺,原名太平哨。是元明以来高黎贡山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之一。徐霞客《越高黎贡山日记》记载,当天行程到达新安哨后,“由哨南复西转,或过山脊,或蹈岭峡,屡上屡下,十里,为太平哨。”穿过山腰一个看似砖砌的坍塌门洞遗址,即来到太平铺烽火台。这是元代始建,明朝、清朝、民国沿用的军事预警机构。太平铺烽火台,共有三座燧火台,为高黎贡山古道太平铺驿站附设的军情报警设施,是军事组成部分。烽火台以毛石砌基,上建烽火炉灶三座,遇有军情战事,则填薪燃火,以报警传情。烽火台几经风雨,得以完整保存下来。
6.竹笆铺
竹笆铺,坐东向西,是城门洞古道来到高黎贡山西坡山脚下,见到的第一个乡村。徐霞客游记《越高黎贡山日记》记载,从太平哨,“于是屡下屡平,始无上陟之脊。五里,为小歇厂。五里,为竹笆铺。自过分水关,雨阵时至,至竹笆铺始晴。数家夹路成衢,有卖鹿肉者,余买而炙脯。”沿古道自北向南,横穿竹笆铺寨中心,果不其然,农户“就地取材”,村落多处都是竹笆,有人家做竹笆墙,有人家做竹笆晒台。村边都用竹笆围园子。满目所至,比比皆是,竹笆铺,名副其实。
7.橄榄坡
根据徐霞客《越高黎贡山日记》记载,从竹笆铺,“于是直下三里,为茶庵。又西下五里,及山麓,坡间始盘塍为田。其下即龙川江自北而南,水不及潞江三分之一,而奔坠甚沸。西崖削壁插江,东则平坡环塍。行塍间半里,抵龙川江东岸。溯江北行,又半里,有铁锁桥架江上。其制两头悬练,中穿板如织,法一如澜沧之铁锁桥,而狭止得其半。由桥西即蹑级南上,半里为龙关,数十家当坡而居,有税司以榷负贩者。又西向平上四里余,而宿于橄榄坡(今叫橄榄寨)。其坡自西山之脊,东向层突,百家当坡而居,夹路成街,踞山之半。其处米价甚贱,每二十文宿一宵,饭两餐,又有夹包。”
这一段古道上徐霞客日记所记录之路线,很清楚,从竹笆铺,下三里是茶庵,又往西下行五里,到达山麓,山坡间有田埂环绕的农田。坡下就是龙川江,自北流向南,水面不到潞江的三分之一宽,但水势奔腾倾泻十分汹涌。西岸山崖陡峭的石壁插入江中,东岸则是平缓的山坡梯田。行走在田塍间半里,到达龙川江东岸。溯江往北行,又是半里,有铁索桥架在江上。两头悬吊着铁链,中间用木板铺织起来,与澜沧江铁索桥一样,但很窄,只有澜沧江桥一半宽。由桥西头,踏石阶往南上走,半里是龙关,数十家人临山坡居住,设有税课司,向肩挑背驮小贩者征税。又向西平缓上走四里多,便住宿在橄榄寨。此处山坡自西山的山脊处起,向东层层突过来,百来户人家正当山坡居住,夹住道路形成街市,盘踞在山半腰。此处米价甚是便宜,二十文钱便可住宿一晚、管两餐饭,另有带在路上吃的冷饭包。徐霞客当天晚上跋涉到达橄榄寨,住宿在那里。
高黎贡山,博大精深,精彩无限。沧桑岁月,古道西风瘦马,洗净岁月铅华,洗不净历史承载的缕缕记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