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印度女孩嫁安徽一农民,婚后随夫
年,印度被评为“世界上对女性最不友好的国家”。虽然许多印度人对这个标签不满,但事实确实如此。
印度的女性地位到底有多低?
《摔跤吧!爸爸》中小新娘在婚礼上的一席话总结了传统印度女孩的一生:
从一出生就注定与锅碗瓢盆为伍,整天有做不完的家务。到十四岁时要嫁出去以减轻家里负担,去与一个从未见过的男人度过一生。
这还是美化版本的,现实中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更低。
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不能外出工作,在家只能靠父兄养活,嫁人后也只能仰仗丈夫生活,生活幸福与否完全寄托于丈夫品行。
因为在印度教中,与“女性”相配的词是“归属”。女性不能独立谋生,更不能继承财产,只能是男性的“所有物”。
也难怪很多人评论说:印度的女性活在地狱中。
那么,印度女性有没有可能从“地狱”中跳出来呢?
印度姑娘所罗门·莫迪娜用自己的经历给出了一个答案。
年,23岁印度姑娘所罗门·莫迪娜自学中文后孤身来到中国,在工作期间认识了现任丈夫并顺利定居下来。
如今,时间一晃已经过去了10年,莫迪娜不仅自己收获了一份幸福甜美的爱情,还给自己妹妹也“安利”了一位好丈夫。
01逃离等级森严的印度在印度,人一出生就被分为了“三六九等”。
莫迪娜一家是低种姓,社会地位仅次于“不可触碰”的贱民。一家九口人住在贫民窟中,全靠父亲一人打零工养活,日子过得十分贫困。
莫迪娜出生年,是家里的第三个女孩。女孩身份加上低种姓,莫迪娜往后的悲苦命运显而易见。
自记事起,莫迪娜就被母亲告诫千万不能独自一人出门。因为印度不支持女性外出谋生,年轻女孩独自外出更意味着危险重重。
稍微大一些,莫迪娜就跟着母亲操持家务,照顾家中老人和妹妹们。因为实在贫困,就算到了上学年纪也没能去几天学校。
原本这样的艰苦生活咬咬牙也还能过得去。
可没多久,一场横祸突然来袭,几乎摧毁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
有一天,莫迪娜父亲正常出门工作,可一场意外来袭,毫无征兆地夺走了他的生命。这对莫迪娜家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因为父亲是家中唯一的支柱,陡然失去重要的经济来源,莫迪娜一家马上要面临“如何生存下去”的难题。
为了把家撑下去,莫迪娜母亲不得不走出门去,接过父亲的重担。
可是在印度,女子养家是“地狱级别”的难度。
莫迪娜母亲每天起早摸黑出门,做最脏最累的活,挣到的钱却少得可怜,远远不够养活一大家子人。
那段时间,莫迪娜看着母亲每天撑着疲惫的身体出门,心疼得直掉泪。
可是,自己能怎么办呢?自己连走出房门都不被允许,所有活路都被堵死了。
最后,莫迪娜爷爷见这样下去大家迟早要饿肚子,无奈之下四处打听想办法。有人告诉莫迪娜爷爷,要是实在不行,到隔壁的缅甸去或许能寻条活路出来。
在那时,移民也有风险。但莫迪娜一家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而且当时也有不少印度人移民到缅甸,费用也相对便宜。
最重要的是,在缅甸,莫迪娜终于不必整日埋头于锅碗瓢盆,可以正大光明走上街头,找一份工作为母亲分忧了。
02外帮扶家里,在景点摆摊创业在缅甸的生活渐渐稳定下来后,莫迪娜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出去找工作。
莫迪娜走上街头,看着景点周围一簇簇面向外国游客的小摊,心想:我为何不像他们一样也摆个小摊呢?
说干就干,没过多久,莫迪娜就在母亲的帮助下支起了一个小摊,专门在旅游景点招揽外国游客。
不过,莫迪娜马上发现事情并没有自己当初想得那么简单。没错,小摊是支起来了,但生意却并不怎么好。
想来也是。自己家卖的东西和其他摊子都差不多,别人凭什么偏偏光顾自己的生意呢?
莫迪娜为此又愁上了。好在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后,莫迪娜发现,那些来到缅甸的外国游客绝大多数不会说当地语言。他们来到景点后,更乐意跟能与他们进行交流的小贩做买卖。
莫迪娜暗自欣喜:“如果我学会了他们的语言,他们是不是更愿意来我这儿买东西呢?”
想到这里,莫迪娜下决心要学习一门外语。可是外语那么多,学一门更好?
在景区经营小摊的这段时间,莫迪娜也看出来了:
来来往往的那些外国游客中,多数是来自中国的游客。而且他们买东西很干脆,不怎么砍价,还很乐意跟小商贩们聊聊景点、缅甸的风土人情什么的。
也就是说,学中文对自己更有好处。
定好的目标,剩下的就明朗多了。
莫迪娜回忆起之前在学校里学习的经历,开始没日没夜地苦学中文。
一段时间之后,莫迪娜开始尝试学以致用。她发现,虽然与中国游客交流时的用词非常简单,发音也并不十分标准,但游客们却是非常包容而惊喜的!
这样一来,莫迪娜学习汉语的决心越发坚定,同时也更加努力学习。
随着自己的中国话说得越来越好,莫迪娜发现自己小摊的生意也如料想的那样变得十分红火起来。
果然,来旅游的中国游客陡然听到“乡音”都很高兴,也更喜欢光顾莫迪娜的小生意。
03因为汉语,打开了向往中国的大门慢慢地,莫迪娜对“中国”这个国家产生了好奇与向往。
缅甸让她知道,原来女孩也能自由走出家门。那更富有、更自由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在那里生活会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如果可以,莫迪娜很想亲眼去看一看,走一走。
如果说,最初莫迪娜学习汉语,想要的只是让自己的小生意好一点。那如今,汉语更像一扇门,莫迪娜很想推开它,看看门内的精彩。
年的一天,20岁的莫迪娜如往常一样开张。这时候,一位衣着光鲜的中国商人在附近挑选商品。听到莫迪娜吆喝用的是中文,商人惊喜极了,便走过来与之攀谈。
“我来过缅甸好几次,发现周围会说中文的就你一个,况且还说得还那么好”,商人夸赞起莫迪娜。
“谢谢你,中文是我特意学的”,莫迪娜羞赧一笑。
随后,两人聊起中国文化。商人知道莫迪娜的心愿是去中国一睹大国气度后很是自豪,开心地说:“如果你愿意相信我,我回国的时候可以捎上你,签证机票费用我来出!”
莫迪娜一听,高兴坏了!要知道,如果靠自己一点一点攒去中国的费用,那不知道要攒多久!
确定了这不是一个骗局后,莫迪娜立即跑回家与家人商量。
可是,从小到大莫迪娜就没离开过自己呀!莫迪娜母亲犹豫了好久:“莫迪娜,你千万要考虑清楚……”
“妈妈,我已经想得很清楚了。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如果错过了,我敢说以后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无论如何,我都想去中国看看……”莫迪娜要坚持的事,谁都劝说不了。
就这样,不久之后莫迪娜就在那位热心肠的中国富商的资助下来到了中国南京,并在他的介绍下进入当地的一家制鞋厂找到了工作。
对于饱受磨难的莫迪娜来说,工厂流水线的工作并不难。
莫迪娜工作很努力,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百折不挠,而且性格乐观又自信。再加上在来中国之前她就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莫迪娜很快与同事们打成一片。
一段时间后,厂里的同事们都喜欢上了这个爱笑的印度姑娘。与此同时,莫迪娜想象中的中国与现实重合了。
在缅甸的时候,她知道来旅游的那些中国人很友好。当切身处地地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并与中国人共事,莫迪娜才知道,原来所有中国人是这样热情好客。
不管是身处异国他乡还是在自己的祖国,中国人总是以极大的善意来对待他人。
相处时间长了,莫迪娜同事慢慢都知道了她以前在印度的生活,对她贫困的家境情况很是同情。
知道她自学汉语,敢于打破桎梏独自来到异国他乡打工后,更是对莫迪娜的毅力和勇气佩服不已。
所以平时要是有时间,大家总会愿意多照顾她一点,带她领略当地风景,吃遍当地美食。
转眼间,莫迪娜就在中国居住了两年。虽然有时候也会想念远方的亲人,但莫迪娜很珍惜能留在中国的机会。
同时,莫迪娜的中国话说得越来越流利,甚至还会说南京方言。如果只听声音,别人还以为她就是本地人呢!
04觅得真命天子,扎根中国时间一晃而过,莫迪娜已经22岁了。
看着身边的同事陷入甜蜜的恋情,莫迪娜很是羡慕:中国没有等级观念,中国男人又是出了名的温柔体贴。如果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真命天子”那该多好!
“有合适的话,也帮我介绍个对象呗!”在终身大事上,莫迪娜丝毫没有扭捏。她大大方方地跟同事说,自己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对方踏实可靠就行。
莫迪娜的同事也很给力,开始各自在自己的交际圈里给她寻觅合适的单身小哥哥。很快,来自安徽的田孟冰闯入了莫迪娜的世界。
田孟冰不仅与莫迪娜年纪相仿,就连个人经历都类似,也是为了生计离开自己家乡,独自外出打工,日子虽然过着艰苦却也十分快乐。
相互认识后,两个人因为彼此经历相似很聊得来。
相处一段时间后。莫迪娜发现,田孟冰人不仅勤劳质朴,还踏实又稳重,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而田孟冰也被这个印度姑娘的勤劳勇敢、乐观自信打动了,对她展开了猛烈追求。
很快,两人的感情急剧升温,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相恋一年后,田孟冰终于鼓起勇气向莫迪娜求了婚,两人顺利领了证。
因为按照安徽习俗,两人领证后还要办一场婚礼,经过亲友的见证和祝福后,两人才算真正是一生一世的夫妻。
田孟冰于是跟莫迪娜商量,干脆离开南京,回安徽农村生活。而对莫迪娜来说,丈夫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当站在丈夫所说的农村村口,莫迪娜又一次呆着了:虽说是农村,但是她眼前所见到的农村与之前在印度生活过的农村简直天壤之别!
这里虽然不如南京城繁华,但是各种基础设施都很完善。学校、菜市场、生活超市……一样不缺,环境也干净整洁。
来来往往的人们彼此亲切熟络地打招呼,无论男女老少,都十分开心自足。这一切让莫迪娜十分意外又惊喜。
更令莫迪娜觉得温暖的是,田孟冰一家没有排斥自己,而是十分热情地接待了自己这个外国媳妇,还特地为自己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接风宴。
几天后,莫迪娜穿上嫁衣,在全村老少的祝福中踩着红毯,与丈夫田孟冰走到了一起。婚礼现场气氛比预想的还要欢庆热闹,把莫迪娜感动坏了。
要知道在印度,新娘出嫁是要给新郎一笔巨额陪嫁的,两人的婚姻像一场豪赌。如今自己不仅如愿嫁给了喜欢的人,还没有拖累娘家,莫迪娜觉得幸福无比,也幸运无比。
婚后,莫迪娜主动按印度的习俗,把名字改为随夫姓。田玛丫,这是莫迪娜给自己取的新名字。
“每当身边的人对我喊出这个名字,我都会觉得自己已经完完全全是一个中国人了”。
田玛丫微笑着与周围的人打招呼,与他们之间仅剩的一点隔阂消弭在了称呼之间。
05为幸福做加法,给妹妹做红娘印度与中国不同。在印度,出嫁的女子就完完全全属于夫家了,不能随便回娘家。田玛丫就这样在中国与丈夫生活了10年,在这十年期间为丈夫生下了两个可爱的混血男孩。
虽然不能回去,但在这10年的时间里,田玛丫从来没有忘记过远在缅甸的家人,一有时间就通过电话和网络与他们聊天,分享自己在中国的幸福生活。
每每看见姐姐在视频里红光满面的样子,妹妹们都十分羡慕。而田玛丫也在想:如果妹妹们也都能像我一样幸福快乐就好了。
没想到,机会说来就来。一天,丈夫田孟冰的表弟上门拜访,田玛丫作为女主人赶忙端茶送水,跟表弟谈笑风生,人情世故处理得相当得心应手。
表弟一看,表嫂虽是个外国媳妇,却能入乡随俗,且十分勤快,不由十分羡慕。
跟表哥说:“真羡慕你,能有这样一个贤惠的印度媳妇。”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田玛丫一下就想到了还未出嫁的妹妹。
表弟和幺妹同样都是单身,要是能撮合他俩,岂不是喜事一件?
田玛丫自荐红娘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支持。在田孟冰看来,小姨和媳妇儿一样,也是个勤劳乐观的姑娘,和自己表弟正好相配。
况且小姨在媳妇儿的“安利”下,早早学会了汉语,与表弟沟通起来也不会有障碍。两姐妹都嫁过来,两人作伴就不会时常想家了。
都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在田孟冰、田玛丫夫妻俩的撮合下,表弟和妹妹果然谈起了恋爱。只是隔着网络,两个小情侣觉得有些不踏实。
田玛丫一看,果断便买了机票去往缅甸,打算将妹妹接过来,帮助两人结束异地恋。
时隔多年,田玛丫再次回到了家人身边。
之前都是通过网络联系,家人如今真正看见了田玛丫容光焕发的模样,才真正相信了她在中国的生活非常幸福,并同意她将妹妹一同“拐走”。
本来田玛丫还想带上母亲一起,但是田玛丫母亲已经习惯了缅甸的生活,加上放心不下祖父母和其他孩子,只能婉拒了田玛丫的邀请。
不过,那位开明的母亲依然和之前一样,让两姐妹带着自己的祝福,坐上了回到中国的飞机。
两姐妹回国后,两个小情侣的恋情进展得十分顺利。
田玛丫妹妹最后也和姐姐一样,寻到了自己喜欢的中国丈夫,也成功把家安在中国,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两姐妹家住得很近,平时俩人还会一起结伴买菜逛街,接送孩子上下学。像普普通通的中国农村妇女那样,日子平淡而幸福。
或许有人会问,印度女性是不是可以以莫迪娜姐妹为蓝本,轻轻松松嫁到中国来呢?
其实这件事情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莫迪娜姐妹之所以能摆脱原定的宿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一来,她们早已离开印度,脱离开了印度社会施加的控制,没有了族人、种族的压力;
二来,家人开明友爱,相互支持。他们尊重并相信孩子的选择,也愿意支持她们独自拼搏;
三来,莫迪娜姐妹有摆脱宿命的意愿和毅力,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坚定信念。
洋溢在她们脸上的幸福笑容,就是她们已经彻底摆脱了低种姓“地狱级别”命运的最好证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