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惹,除了好菜还有漂洋过海的乡愁澎湃

前不久,电视剧《小娘惹》的热播让不少观众对远在东南亚一带的土生华人文化产生了兴趣,故事里峇峇家宅的建筑风格、娘惹的服装、美食和传统习俗,既充满了独特的异域风情,又带着浓浓的中国味道。该剧翻拍自年新加坡媒体集团制作的同名台庆大剧。20年前老版播出时,也曾在东南亚引起了空前的热潮,让很多原本已经忘了祖先文化的华人后裔、重新追忆起了那段古老的岁月。峇峇娘惹又被称为“土生华人”或“海峡华人”(在马来语里叫做“BabaNyonya”或者“Peranakan”),一般是指在15世纪初期到17世纪期间,由于海上丝路和郑和下西洋等关系,来到马六甲、印尼、新加坡、泰国和缅甸,并在当地定居的中国明代、清代移民后裔。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受到当地马来文化或其他非华人文化的深远影响。可以说,作为移民族群,“峇峇娘惹”呈现出了多元文化融合的风采。大宅里的峇峇文化《小娘惹》讲述的是居住在马六甲一带的峇峇家族的故事,因此剧中大多场景也都取自马来西亚槟城、马六甲等地。在槟城首府乔治市教堂街,坐落着一座“侨生博物馆”。这座建筑始建于19世纪末期,原本是华人“甲必丹”(来自马来语的“KapitanCina”,是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给当时在马来西亚经商、定居的华人侨民首领的一种官职)郑景贵的府邸。在电视剧中,它作为菊香的娘家——黄家的祖宅出现。侨生博物馆侨生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40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