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鹏程x斯坦米勒缅甸佤族的超地方身份
龚鹏程对话海外学者第二十一期:在后现代情境中,被技术统治的人类社会,只有强化交谈、重建沟通伦理,才能获得文化新生的力量。这不是谁的理论,而是每个人都应实践的活动。龚鹏程先生遊走世界,并曾主持过“世界汉学研究中心”。我们会陆续推出“龚鹏程对话海外学者”系列文章,请他对话一些学界有意义的灵魂。范围不局限于汉学,会涉及多种学科。以期深山长谷之水,四面而出。
汉斯·斯坦米勒(HansSteinmüller)
汉斯·斯坦米勒(HansSteinmüller)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人类学教授。
社会学期刊《社会分析》编辑。
曾在中国湖北省和中缅边境的佤族山区进行了长期的实地考察。在湖北,他调查了家庭生活、工作世界、仪式、农村发展等各方面的重大变化。这些领域中的地方实践和官方话语之间的矛盾,是他专著《共谋的社区》的主要议题。
他另一个实证研究项目,涉及缅甸高原的军国主义历史。这里他的主要兴趣是理解佤邦的主权,这是一个由叛军实质管理的国家。
龚鹏程:地方实践和官方话语之间的矛盾,很常见。但中国农村和城市主要的不同是什么?而且它们既是矛盾的,为什么您又称它是《共谋的社区》?
汉斯·斯坦米勒:龚教授,您好。没错——在所有的当代社会中,地方实践和官方话语之间都存在一些紧张关系。然而,这些紧张关系是什么样子的,是否只是微小的差异或真正的矛盾,实际上取决于地方社区与民族国家的关系,以及各自的治理与意识形态控制的形式。
它取决于标准语言、统一的叙事和国家的组织结构在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最终,这些紧张关系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地方社区与更大的社会和国家之间的构成方式。举几个例子,如果我们比较当代中国、德国和英国,显然在所有这些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农村的情况如何?我书中的主要论点是,这里有一种特殊形式的共谋,它的出现是基于民国时代以来知识精英如何谴责农民的习惯是"落后的"和"封建的"。
农村社会的习俗、方言和社会实践表现出非凡的韧性,而且这些社会形式往往没有完全消失,而是"转入地下"。它们并没有被完全淹没在官方的意识形态中,例如,在人们与送礼和地方习俗的关系上,可以看到差异。比如说,人们往往不清楚送礼是可以接受和必要的,是当地习俗的表现,还是消极的,应该被指责为"腐败"。
由于这种决定相当敏感,我将其描述为一种"共谋"形式;也就是说,它们可能被视为"家里的脏衣服",不能给外人看。但实际上,当地的共谋往往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力量,它反对官员和城市访客的狭隘和精英主义立场。
Absolutely–inallcontemporarysocietiestherearesometensionsbetweenlocalpracticesandofficialdiscourses.Howthesetensionslooklike,however,andwhethertherearejustminordifferencesorveritablecontradictions,dependsreallyonthewaysinwhichlocal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