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国王都姓郑都有中国名字只是前几任佯称
泰国是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中部的一个君主立宪王国,历史上的泰国和中国周边的国家一样,向中国皇帝朝贡,受中国册封。近代由于西方入侵,中国封建王朝的朝贡体系崩溃,这些国家的王室纷纷中断了和中国朝廷的联系。在朝贡时期,这些周边国家的国书里使用的外交用语一般为汉语,大小管理及君王一般也取有汉语名字,泰国也不例外。我们看到网上说历代泰国国王都姓郑,都有中国名字,包括现在的国王,事实如何呢,泰国国王姓郑有何由来?
泰国国王加冕典礼
泰国国王“姓郑”要上溯到一个泰国华人“郑信”,泰名为“达信”。
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泰国缅甸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战争,前中期泰国落败,年,缅甸第三次攻占泰国首都,导致泰国大成王朝灭亡,之后清缅战争爆发,缅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驻扎暹罗,主力调回抵御清朝进攻。暹罗的郑信由此得以击退缅兵,重建暹罗。清缅战争造成中南半岛上发生了一大变局,缅甸被战争削弱,暹罗得以复国,郑信开创吞武里王朝并被拥立为王,华人称之为郑王,年得到清朝承认。
郑信被部将篡位打死,部将为获取清朝承认冒称郑信之子,成为现泰国王室开国君主
不久后的年,吞武里王朝发生内乱,郑信在被迫逊位后被打死,部将昭披耶却克里自立为王,成为今天泰国王室“王朝”的始祖“拉玛一世”。年(乾隆55年),拉玛一世遣使入贡清朝,为请求敕封,他在文书中自称是郑昭(郑信)之子“郑华”(其实他只比郑信小3岁,最多能算兄弟)。清廷信之,封其为暹罗国王。
郑信纪念公园
拉玛一世第一次遣使中国,通事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烦,杜撰了暹罗国书原文所没有的“郑华”之名,并冒称是郑昭之子(“昭”在泰语中是“王”的意思),反正拉玛一世到底是谁的儿子清朝也不会细查,承认他“父死子继”就行了。这招果然蒙混过关,于是相沿成习,由通事将入贡清朝的暹罗国王安个郑姓汉名。总之,编造泰王中文名的始作俑者是乾隆年间的暹罗通事(一般由暹罗华人充任),但姓甚名谁已不得而知。
之后的拉玛二世、三世、四世继续向清朝上表纳贡,贡表中的中文名分别为郑佛、郑福、郑明。不过在四世第二次遣使朝贡时,路遇太平军洗劫,其后由于目睹清朝国力已大为衰落,加上泰国也同样面临外部侵略,于是终止了朝贡。
四世以后,朝贡中断,自然无使用“中文名”的必要,史书直接用音译,此后国王中文名系网友杜撰
清实录记载,自“郑明”以后,“同治七年,郑明卒,子抽拉郎公继立,废奴隶,行立宪”,即是说,到了“郑明”的继任者,中国已经称呼其为“抽拉郎公”,就是著名的“朱拉隆功大帝”。继而便是朱拉隆功大帝的儿子“马活提路特”。而再往后,便不见对泰国国王及其郑姓中文名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从朱拉隆功开始,中国对泰王的称呼就开始明确地使用音译。更不用说是现代泰国国王。因为一般来说,朱拉隆功大帝是现代泰国的缔造者。
当然,四世及以前的中文名也不排除通事得到暹罗国王或政府授意的可能性。至于拉玛五世以后所谓的中文名,就是现代人杜撰无疑了。
泰国现任国王和王后
所以,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可靠的消息和史料表明,自朱拉隆功大帝开始,却克里王朝国王有主动对外宣称自己的中文名是“郑X”。或者从拉玛一世开始,泰王就并未主动称呼自己姓郑。试想一下,如果他们真的对外宣称有郑姓,《清史稿》为什么不记载呢?
网友编造国王汉名联,还编造诗琳通公主汉语名,其实人家汉语书法从来署名“诗琳通”
因为从拉玛五世以降的中文名都是好事者编的。网上能搜到一份“泰国王室汉名联”,总计22个汉字,起字为昭,按顺序排能排到拉玛21世,今天网络上所说拉玛五世以降诸王的“中文名”就取自这个汉名联。甚至好事者还编造了诗琳通公主的中文名“郑琳”,其实从未使用过这个名字,我们看她的书法作品都是署名“诗琳通”的。
诗琳通公主汉语署名
这操作看着是不是很熟悉?越南阮朝的明命帝就是这么干的,他给后继之君拟定了20个字做名字,新君继位时依次取用。然而,明命帝这个规则有史料文献背书,而这个“汉名联”却找不到任何可靠的来源信息,是个标准的三无产品,极有可能是好事者编出来玩的。
因此,所谓“历任泰国国王的郑姓中文名”,其来源纯属网上小道消息,并不可靠。而我想说的是,作为中国人,时刻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不可轻信网上消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619.html